当我们在谈 Kindle 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By

[核心提示]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的寂寞、欣羡、甜蜜甚至是愤怒;当我们谈论 Kindle 时,我们在感受阅读体验,新的内容分享方式甚至是消费和文字复兴的关系。

本来想写一篇测评,但将第二代 Kindle Paperwhite 拿在手里后,发现这显然是个错误的决定,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地讨论某款硬件的性能提升度,却未察觉用此标准衡量一本书实则荒谬。

作为一名不折腾到底不罢休的硬件发烧友,第二代 Kindle Paperwhite 难免让你失望。硬件没有大幅度提升,甚至内存容量比日版 4G 小了一半。依然不支持 epub 格式,PDF 的显示效果差强人意。没有蓝牙,USB 也不是 3.0。唯一最明显的改变是将背后的「kindle」标识换成了「amazon」。

如果你和我一样, 用 Kindle 替代厚重的书架,我想你同样会感觉到这种「s」级别的惊喜。二代 Paperwhite 处理器速度提升25%,无论打开书还是翻页都会更快捷,采用了目前最新触摸屏技术,即使轻触也可精准响应。新增的快速翻书功能,模拟了纸质书的翻书效果,背光灯也进行了改善,避免了以往背光不均匀的问题。

Kindle 作为一款「非典型硬件」正向纸书的阅读体验靠近,但正因其携带的互联网 DNA 让内容的载体开始分享和交融。

那么,当我们在谈 Kindle 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一本书

当我们谈及一本书的时候,除了其内容的质量,往往也在意其纸张和封面是否与之相称。前几代 Kindle 离纸书体验依然有差距,此次更新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所反思,是否 1:1 的仿真模拟更倾向于一个美好的理想。

翻页速度提升 25%

习惯了 200% 的提升,或许这四分之一的性能提升无法刺激到我们的神经,等等,手里的 Kindle 不是用来打游戏的对么?25% 的改进让电子墨的科技感觉逐渐消退。

拖屏始终是电子书绕不过的门槛,曾经也看过盛大的 bambook,Oppo 的电子书,问题依旧,如果说电子墨的拖屏还在极客们的包容范围内,但对广泛的普通用户来说,依旧产生了不小的心理抗拒感。这次的刷新速度相比上一代 Kindle 有了明显提升,没有太大的延迟感。 

灯光终于均匀

灯光不均匀是上一代 Kindle 的一大败笔,打开背光灯后如果屏幕亮度减半,上下屏幕会出现亮度分层,由于背光由底部打上来,屏幕的上半部亮度明显低于下半部。

新一代 Kindle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光线依旧来自于底部的 LED 灯,但背光的分布很均匀。当然,背光的出现必然削弱了其 8 周的续航时间,官方建议将亮度调节为 10 ,在关灯后体验,感觉亮度适中,关灯条件下眼睛的舒适度还是差于日光,建议大家将背光作为辅助功能。

快速翻页

新增的这项功能就好比 Kindle 这次性能的提升:虽然还无法取代纸质书的翻页感,但确实解决了我们快速翻书的实际需求。纸质书的翻页是不少书虫不愿跳出该阵营的重要原因,即使三星已经在去年年初展示出了最新的柔性屏幕,但依旧无法做到实体书那种摩梭翻页感觉,从技术角度达到纸质书的薄度在短期内似乎无法实现。

抽离出翻书的含义,驱使我们的不过是「偷懒」意念,更快地到达目标张页。点击 Kindle 页面顶部,将在底部跳出一块长方形的第二屏,用户则可以在该页面下快速翻页,当选中章节后,直接点击则进入该页,点击「X」或者第二屏外内容,则又回到了当页。

最初我并不看好这种「人造翻书」,看起来就像一种粗糙的人工仿真,与真实的翻书体验无法比拟,渐渐却感觉到,当初数百张书页从指尖滑过的快感最终还是回归到一种无意义的下意识中,抱怨电子设备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朋友们,我们到底是翻书还是翻着无聊或者寂寞? 

一种分享

分享功能虽然并不是此次的更新内容,但确是让 Kindle 从一个生硬的硬件成为书友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

社交分享

从国行的第一代 Kindle Paperwhite 开始支持了社交网络分享(目前只支持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后会在微博的页面显示刚才你的评论,附加了这本书在亚马逊官网的购买链接以及被标注出的话。虽然在 Kindle 内已经支持了社会化标注,但微博分享却可突破一个人的孤单,虽无法避免刷屏的反感,对将微博当成笔记本的人来说,满足了获得关注以及记录的作用。 

不过对于 Kindle 中的分享功能,或许可以简化,「添加笔记」、「分享」和「标注」选项可以合并,当需要分享时勾选分享至新浪微博,如果需要评论则勾选评论,目前的四格分享按时常让我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社会化标注

社会化标注看起来像是浮躁的赛博世界的乌托邦,在 Kindle 中支持分享用户标记内容,当用户选标注后,可选择分享标注内容。当某句启迪人心的语句被多次标注后,用户在购买的新书中则可以看到其被标注的次数。

虽然在目前 Kindle 上还没有太多的社会化分享操作,我个人非常期待亚马逊能开放 Kindle 的 API 接口,第三开发者则可以重新构建一个平台,专注于分享内容的挖掘,是否可以接入豆瓣的书评,让我看到同一句话在不同平台上书虫们的解释。当然对于一本书来说,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干扰,这又是另一种考虑了。

社会话标注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技术上的门栏并不高,按照亚马逊朴实的风格,也许这并非一个日程上的命题,还是期待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我们更棒的解决方案。

一次消费

有网友称赞 Kindle 帮自己养成了买书的习惯,的确,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

绑定信用卡

Kindle 提供了绑定信用卡、银行卡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支付宝支付,尤其是在绑定了亚马逊招牌按钮「一键下单」后,点击「购买」完成支付,由于大多数电子书价格都在 5 元左右,购买压力微乎其微。2 个月内,我已经买了 40 本书。

书库

亚马逊的电子书库从刚上线时的 2 万 4 千本如今已经扩展到了 6 万本,内容涵盖了免费的公版书,热门书籍,包括极客公园的电子杂志也已登陆。测试版的电子书店每天都不遗余力地推荐当日和本周特价书。

每天100 的新书入库速度看似惊人,不过依然遗留了大部分有价值内容,在页面留言中也产生了不少「缺书」的抱怨。一本 Kindle 积蓄了太多网友的期望,极客公园也了解到中国出版界的变革比我想象得慢。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的寂寞、欣羡、甜蜜甚至是愤怒;当我们谈论 Kindle 时,我们在感受阅读体验,新的内容分享方式甚至是消费和文字复兴的关系。亚马逊的产品让我感到的是一种故人来的朴实和厚重。

头图来源:iruby.tumblr.com


两个技巧

其实 Kindle 中也隐藏了 2 个微妙的功能,你知道么?



截屏

同时按下 kindle 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或者反之,此时屏幕会闪现,表明截图完成,连接了数据线后,你可以在其根目录下,找到截图的png文件,还有热心网友展示出正确的操作姿势:zhihu.com

对于 PDF 显示问题

Kindle 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我们建议您将个人文档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您所用 Kindle 设备或阅读软件对应的〖发送至Kindle〗电子邮箱(@kindle.cn)。发送时电子邮件主题请标为”convert”,将 PDF 格式转换为 Kindle 格式,以优化文档的排版,并使用调整字体大小、笔记等功能。但需要您注意的是:目前不支持中文 PDF 文件转换为 Kindle 格式。更多有关 Kindle 个人文档的帮助信息,请访问以下链接获取: z.cn

相关话题: 电子书 亚马逊 Kindle
分享(12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