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应用的本地化:和而不同

By

[核心提示] 国际应用的本地化不仅是语言的翻译,如何适应该地区的文化习惯、法律政策等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互联网不仅要打破距离的隔膜,同时还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所谓和而不同。

当互联网蓬勃发展,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迅速的扩张,让世界变得无疆界。获得更多的用户,是互联网的精神,也是迫于股东的压力。但由于各国的历史、人文、社会环境这种意识形态不尽相同,往往导致了不同的用户习惯,微博的始祖 Twitter 一贯简洁,文字的传播依然是其主要的输出内容,图片这种能快速吸引用户眼球的功能却始终被弱化,当 Instagram 被 Facebook 收购后,我们甚至无法点开隐藏的图片,然而新浪微博就显得没有什么操守了,直接 Facebook 化,不仅能看图片,我们还可以听音乐,看视频。此外,当地的法律政策也是不得不考量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YouTue 对于吾国上下来说还是一个神奇的传说,间接地刺激了国内视频创业者的迅猛发展,当然,最作为一个亟待开垦的神奇国度,这也将是国际应用提前要做好的功课。

本地化案例

Flipboard 的本地化

去年3月22号,Flipboard 发布了基于 iPhone 的中文版应用。Flipboard 的中国区负责人谢子阳(Alvin Tse),谈到本地化时,认为中国市场在亚太地区占有特殊地位,目前 Flipboard 除美国外只有在中国设有办公室,即便是像日本和韩国这样互联网更加普及的国家目前都还没有成立办公室的目标。

Cooliris 的本地化

Cooliris 的 CTO Austin Shoemaker 则认为进入中国后,找到一个适合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本地化,不仅仅是将语言翻译成当地语言,和人人网的合作,让其了解到了更多本地用户的习惯, Austin 发现,在美国的用户更多是通过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来上传照片,而由于我国的实际原因,在中国,人人网成为了 Cooliris 的第一输入应用,国内人人网用户访问量达到其他应用访问量的两倍,除此之外,Cooliris 同样在和中国其他社交网络打通,包括腾讯,新浪微博。除了这些新兴的国际应用,一项风格明显鲜明的苹果在 iOS6 系统中同样内置了分享到新浪微博的功能。 

印象笔记的本地化

2008 年 Evernote 正式发布不久后就开始着手国际化的工作,2009 年 2 月在英国发布第一个国际版本,2009 年 4 月推出俄语版,之后陆续添加了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的欧洲地区语言。印象笔记的负责人谷懿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但本地化并非是换了一个地域,语言和人群的肤色,但依然保持美国化的方式,她将印象笔记比作是中国的硅谷公司:给予本地化,但是按照硅谷的标准来运行。很多公司所谓的本地化,只是在其他国家设立一个销售或推广部,而印象笔记则涵盖了技术、社区、支持等完整结构并基本上覆盖了现有的所有主流操作平台,从 Windows、Mac 到移动端的 iOS 和安卓,让用户在各个平台上容易找到印象笔记是其重要的工作,由于 Google Play 的地域化限制,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应用市场遍地开花的场景,让印象笔记出现在国内的各个应用市场,不需要用户太操心从哪里下载体现了印象笔记的本地化决心。

本地化的过程中不免抄袭者的追逐,对于这抄袭,谷懿看得比较轻松,过多的关注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抄袭者又抄袭了自己的什么功能,只会分散更多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对自身产品迭代速度的减慢以及对用户需求的判断失误,和苹果的积极合作加上 App Store 自身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他们在 iOS 系统上不用太多的担忧,主要的抄袭者来自于安卓,如果能将自身产品做好,用户自然会选择正真的官方应用。虽然印象笔记的模仿者在功能甚至是界面上都有严重的抄袭,不过谷懿坚持将目光放在如何知道用户的需求上,正因为这样的战略眼,光印象笔记成为了微信第一家在消息层面合作的应用,用户在添加“我的印象笔记”公共账号后则可以将微信的消息通过“我的印象笔记”账号保存在云端的笔记内。Ps:印象笔记最近发布了企业版,不妨去试试 。

如何本地化

  • 在本地设立服务器:这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式,网站的响应速度和服务器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但至于如何解决审查问题,这个就要另作思考了。
  • 找到用户习惯的沟通方式:Evernote 在美国一般不会回复 Twitter 上用户的提问,希望能引导用户在官网上寻找答案以及获得帮助,但是印象笔记发现中国用户并没有这样的习惯,更多的是直接在微博上@并留言,因而印象笔记则根据中国用户的习惯,更关注微博上用户的回馈。
  • 一个顺口的本地名称:给一个美国产品起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当年 Google 的中文名字“谷歌”,虽然李开复在不余遗力的推动,但这样一个全球唯一的别名仍然遭到了很多用户的质疑和反对。

 

国际应用的本地化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如何适应该地区的文化习惯,法律政策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互联网不仅仅需要打破距离的隔膜,同时还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正所谓和而不同。

 

本文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极客公园官方态度,请周知。

相关话题: 印象笔记 本地化
分享(3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