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1000X VS Bose QC35:谁才是最好的主动降噪耳机?

索尼 MDR-1000X VS Bose QC35:谁才是最好的主动降噪耳机?

有多安静我来描述一下,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你在银行做经理,维护客户关系,不上不下,有房贷和车贷,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医院做护士,她妈有尿毒症透析多年,她不爱你。你年轻的时候觉得能成一番事业,但现在也就这样,朋友们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车库停稳车,关掉引擎,呜一声安静了下来。太安静了,你生命中少有这么安静的时刻,你打算发十分钟呆再上楼吃饭。 

——以上就是 Bose QC35 的降噪效果测评。(来自微博帐号 @realEnjolras

如果要列举一下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的科技产品,主动降噪耳机绝对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候,我们总会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现实却常常无法如愿,而主动降噪耳机就提供了一种在嘈杂环境中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的途径。

在主动降噪耳机这一领域,Bose 是绝对的王者,它的 QC 系列的每一款产品都代表了同时期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不过在近期,Bose 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索尼 MDR-1000X。

FullSizeRender 180-1.jpg

MDR-1000X 是索尼在 2016 年 9 月的 IFA 展会上推出的一款头戴式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对手自然是定位、功能类似的 Bose QC35。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我们终于在近期拿到了这款产品。

MDR-1000X 是否有实力挑战 Bose QC35? 在本文中,我们从外观、佩戴、功能、降噪、音质五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外观

a3edd18e4bbcb99392d15fdeb239ed75.jpg

QC35 的外观延续了 Bose 已经「家族式」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说不上丑, 但也很难和精致、漂亮等词汇连接在一起。如果不是在颜色上稍有调整,把 QC35 和 QC25、AE、OE 等 Bose 之前的头戴式耳机摆在一起,你可能很难一下子把 QC35 认出来。

FullSizeRender 181-1.jpg

索尼 MDR-1000X 虽然也不能算是索尼最漂亮的头戴式耳机,不过把它和 Bose QC35 摆一起,MDR-1000X 简洁连贯的设计还是稍显精致一些。

FullSizeRender 179-1.jpg

此外,索尼 1000X 的耳罩表面采用了人造皮革材质,做工出色,摸上去手感不错,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材质也相对更容易出现磨损或腐蚀。

这一回合,索尼 1000X 胜。

佩戴

在佩戴的舒适性方面,Bose 耳机有着非常好的口碑,QC35 也是如此。

FullSizeRender 174-1.jpg

Bose QC35 采用了包耳式设计(如上图),耳罩部分可以完全罩住耳朵,这就避免了 FIIL Diva 等压耳式耳机待久了会压得耳朵疼的问题。配合柔软的耳罩、仅有 236 克的重量、弹性适中且几乎完全不夹头的耳架,Bose QC35 是我佩戴过的最舒服的头戴式耳机之一。

FullSizeRender 182-1.jpg

索尼 MDR-1000X 采用了和 Bose QC35 类似的包耳式设计,耳罩部分比 Bose QC35 稍大一些。在佩戴上,索尼 1000X 同样也很舒适,不过要稍逊色于 Bose QC35。

相比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要略重一些(275 克),再加上有些偏紧的耳架,MDR-1000X 戴久了会感觉有些夹头。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差距是相对 Bose QC35 而言的,单看索尼 MDR-1000X,它的佩戴体验依然优于市面上多数头戴式耳机。

这一回合,Bose QC35 胜。

功能

功能上,Bose QC35 算不上多丰富,不过该有的基本也都有。

FullSizeRender 184-1.jpg

Bose QC35 的所有操作都位于右侧耳罩上,耳罩中间有一个滑动按键,功能是开关机和蓝牙配对键,耳罩下方有三颗实体按键,上下两个是调节音量,中间的按键是播放/暂停音乐、唤醒语音助手以及通话时接听/结束电话。除此之外,在打电话时,Bose QC35 可以拾取外界的人声,避免在通话时因为戴着耳机而「情不自禁」地提高音量吵到别人。

相比之下,索尼 1000X 的功能要丰富很多。

FullSizeRender 183-1.jpg

索尼 1000X 耳罩下方也有三颗实体按键,不过位于左耳罩上,功能由下至上分别是开关机、开关降噪以及环境声(Ambient Sound)开关。前两个功能就不多说了,这里重点说一下环境声功能。

环境声功能的原理是在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通过耳机腔体外侧的麦克风会拾取环境中的声音,分为「普通模式」和「语音模式」两种。其中「普通模式」是直接拾取整个外界的声音,从而让用户在佩戴耳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这个场景最适合的场景应该就是过马路的时候,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至于「语音模式」,打开后耳机的麦克风会定向拾取外界的人声,在某些环境嘈杂但又需要听到外界人声的场景时(比如在候机厅等候登记通知),「语音模式」就非常实用。

除了左耳罩的这三颗实体按键,索尼 MDR-1000X 右侧的耳罩面板还具备触摸功能:双击暂停 / 播放音乐,上下滑动调整音量,左右滑动切换音乐。相比 Bose QC35 传统的三个实体按键,索尼 1000X 这种滑动触摸的方式对精确度的要求更低,习惯之后操作效率更高。

FullSizeRender 185-1.jpg

这还不算完,索尼 1000X 还在右耳罩上「藏」了一个「快速提醒」功能。在用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用手捂住右耳罩,索尼 1000X 会立刻将正在播放的音乐的音量降到很小,同时使用腔体外的麦克风拾取外界环境的声音。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在不摘掉耳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和外界进行交流,非常方便。

功能上看,虽然 Bose QC35 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失,但索尼 MDR-1000X 的功能要明显更加丰富和实用,尤其是「快速提醒」这个功能,用惯了颇有些回不去的感觉,当然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刚开始可能需要多花点时间才能搞明白 MDR-1000X 的这一堆功能。 

这一回合,索尼 1000X 胜。

主动降噪

QC35 的主动降噪我们就不说了,Bose QC 系列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主动降噪耳机的标杆,QC35 也不例外。

在 MDR-1000X 之前,索尼推出过很多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但和同时期 Bose 的 QC 系列产品相比,索尼的那一堆主动降噪耳机没有一款能达到 Bose 的水准,直到 MDR-1000X。

FullSizeRender 178-1.jpg

无论是声音的中高频还是之前 Bose 独步天下的低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都降得几乎和 Bose QC35 同样干净,这也让索尼 MDR-1000X 成为有史以来,我们听过的第一款可以在主动降噪上媲美同时期 Bose 的耳机。

此外,打开索尼 MDR-1000X 的主动降噪后,还可以通过长按 2 秒降噪按键,启动索尼 MDR-1000X 的降噪优化程序,这时候 MDR-1000X 会根据佩戴者的状况和外界环境进一步优化降噪效果。实际体验中,在某些外界噪音比较大的场景,这个功能的确有一定效果。不过由于索尼 MDR-1000X 优化前的主动降噪水准已经相当优秀了,多数时候我不会再多花上几秒钟去优化降噪。

Bose_QC_20_Headphones_and_carrying_case.jpg

当然了,如果单看降噪,Bose QC20 的效果比上面这俩都要略好一些,原因倒不是因为 QC20 有额外的「黑科技」加持,而是相比 QC35、MDR-1000X 的包耳式设计,QC20 的入耳式设计更加有利于隔绝噪音。

在主动降噪耳机中,负压感和底噪是两个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其中负压感是指在打开主动降噪后,由于耳机内外有压差而导致耳朵会有被压迫的感觉。在这一点上,索尼 MDR-1000X 和 Bose QC35 的表现都非常优秀,佩戴时的负压感都非常小。

而在声音底噪的控制上,Bose QC35 做得比索尼 MDR-1000X 更好一些。在正常听歌的时候,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都基本无法察觉到底噪,不过在待机状态下,索尼 MDR-1000X 可以听到轻微的底噪(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Bose QC35 也有点底噪,不过明显比索尼 MDR-1000X 小一些。

综合来看,在主动降噪方面,MDR-1000X 和 QC35 的表现处于同一水准,代表了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

这一回合,平。

音质

在对比 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的音质前,我们先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主动降噪对声音的影响;第二是索尼 MDR-1000X 的 LDAC 传输技术。

由于主动降噪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反向声波来抵消噪音,这难免会影响到声音的品质,因此主动降噪耳机开不开主动降噪音质经常会差别很大。在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耳机厂商通常会选择优先保证打开主动降噪模式下的声音,MDR-1000X 和 QC35 也是如此。具体来说,索尼 MDR-1000X 打开降噪后低频的量感会明显增加,声音的瞬态也变得更好,Bose QC35 打开降噪后声音的高频部分会更加明亮,整体听感更通透。

如果对耳机在不同模式下的音质做个排名,则是有线开降噪 > 无线开降噪 > 有线关降噪 > 无线关降噪(QC35 没有这一模式),考虑到耳机的使用场景,我们对 MDR-1000X 和 QC35 的声音评价均基于无线开降噪这一模式

sony-12.png

作为索尼的旗舰无线耳机,LDAC 音频传输技术自然是少不了的。相比 SBC、aptX 等常见的蓝牙传输协议,MDR-1000X 支持的 LDAC 传输带宽更高(最高 990kbps),理论上的确能获得更加优秀的音质。

但问题是,无论是 SBC、aptX 还是 LDAC,传输的都是数字音频信号,耳机在接受到数字音频信号后,需要在耳机内部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通过 DAC)并进行放大(通过运放),然后再输出到耳机的发声单元。不过受限于耳机的体积和功耗,耳机内置的 DAC 和运放品质不可能做得太「极致」。

因此,即使 LDAC 传输的数字信号品质比 aptX、SBC 好很多,等传到耳朵里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再加上到目前只有索尼自家的设备才支持 LDAC(比如 Xperia 手机和 A35、ZX2 等播放器),所以我们并不认为 MDR-1000X 支持的 LDAC 是一个特别大的加分项。

讨论完了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直接对比一下 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的音质。

Bose QC35 的整体风格非常宽松,在保证了中频部分饱满听感的基础上,QC35 在高频部分做了一些拔高,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明亮。在低频部分,QC35 做了一些加强,但幅度没有很夸张。这种宽松、均衡中略带修饰的声音风格让 QC35 不容易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耳朵,不过却足够耐听,不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声音风格。

和 Bose QC35 相比,索尼 MDR-1000X 的声音明显要更紧,从 Bose QC35 换到索尼 MDR-1000X,可以感受到声音风格的「突变」。在低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的「味精」来得比 Bose QC35 更多,量感要比 Bose QC35 更大,在中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明显做了强化,人声位置拉得更靠前。索尼 MDR-1000X 的这种调音取向让它更适合听流行类的音乐,而且相比略显「平淡」的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这种风格也更容易在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耳朵。

至于索尼 MDR-1000X 和 Bose QC35 的这两种声音风格哪个更好,建议大家亲自用耳朵来「收货」。我个人更倾向于 Bose QC35,不过我周围有不少同事在听了这两款耳机之后,表示更喜欢索尼 MDR-1000X 的声音。

FullSizeRender 177-1.jpg

从音质上看,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以及我们正在测试的 BeoPlay H9 这三款产品代表了目前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

这一回合,还是平。

总结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听了数款号称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Bose QC 系列的主动降噪耳机,不过没有发现一款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产品。因此,在听索尼 MDR-1000X 之前,虽然我们对这款产品抱有很高的预期,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还是得「放平心态」。

不过在体验之后,索尼 MDR-1000X 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虽然在佩戴上相比 Bose QC35 还有差距,音质上也没有多少优势,不过在核心的主动降噪上,索尼 MDR-1000X 是我们听过的第一款、可能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可以真正媲美 Bose QC35 的头戴式耳机。再加上索尼 MDR-1000X 在设计和功能上的优势,在「独孤求败」了这么多年后,Bose 的 QC 系列总算找到了竞争对手。

Sony-logo_002.jpg

至于这两款产品中应该怎么选,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无论你买哪一款,你都会获得目前最优秀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体验。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我现在手上没有主动降噪耳机,面对索尼 1000X 和 Bose QC35,我会稍微倾向于索尼 1000X,原因是更漂亮的外观以及「快速提醒」这个实用的功能。但在已经有了 Bose QC35 的情况下,索尼 1000X 还不足以让我放弃 Bose QC35。

当然,这是在两款产品都能「正常」买到的情况下。虽然索尼 1000X 的定价「仅有」2899 元,和 2888 元的 Bose QC35 相差无几,但受限于产能,目前索尼 1000X 还很难以原价买到,实际成交价格比官方价格还要贵上一两百元,而上市已经半年的 Bose QC35 已经可以在各种渠道轻松买到。

对于索尼来说,现阶段解决产能问题、尽快在更多渠道铺货才是「王道」。

(编辑:Rubberso)

MDR-1000X索尼评测QC35Bose
下载极客公园客户端
iOS下载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