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对话机器人:沈向洋眼中微软的未来

量子计算、对话机器人:沈向洋眼中微软的未来

2017年,是沈向洋在微软任职的第21年。

20 多年里,他的职位曾经几经变化:1996 年加入微软美国研究院后不久就回国参与筹办微软亚洲研究院。2004 年他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带领这家年轻的研究院打败了 MIT。到 2007 年微软花重金打造 Bing 企图回击 Google 时,沈向洋和纳德拉则被时任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调往「前线」,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痛苦」的把工作重心的从研究「分给」了产品,并渐渐适应。整整 7 年后,来自印度的纳德拉成为微软新的掌舵人,而沈向洋则变成了微软稳健创新理念的重要布道者,负责中长期技术战略规划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永远在找 the next big thing。」

而就在去年,微软的又一次调整,让沈向洋又有了新的「挑战」:这家科技巨头在 2016 年正式宣布成立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事业部,这一部门将包括微软研究院、微软信息平台部门、Bing 和 Cortana 产品部门,以及环境计算和机器人团队,并由沈向洋直接领导——也就是说,这个黄皮肤的亚洲人需要指挥这支决定微软未来的「军火库」。

三年前,当纳德拉接任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微软第三任 CEO 时曾经将「移动为先、云为先」作为塑造「新微软」的重要策略,三年后,沈向洋觉得「智能为先」的概念也在变成关键: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微软」的武器。但是沈向洋也明白,在这个新赛道上,微软依然身处严峻处境:「如果微软在智能时代不能推出像 Windows、Office 这样的产品的话,就会面临很大挑战。」

沈向洋头图.jpeg

沈向洋一直以「极客」身份自居,这个极客在不同的职位变动中依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这位 50 岁的极客如何定位自己?在他眼中,微软的「next big thing」又是什么?在这段 GIF2017 沈向洋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对话中,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张鹏:微软这样的一家世界级的公司,它是怎么看未来的?未来在它眼里哪些技术特别重要?

沈向洋: 我以前一直喜欢讲的一句话是说「有计算机之前和有计算机以后完全是两码事」,没有计算机的话,你都不知道计算机到底可以做什么。我现在比较喜欢讲的一句话是有没「有量子计算机和有量子计算机是完全两码事」,你都不能想象,今天已经有了这么了不起的运算能力,再乘以百万倍的增长你可以用来做什么。

张鹏:记得你说过:5 年前觉得量子计算是 50 年后的事,这几年觉得也许就三五年后的事儿了。不如说说你对量子计算的看法?

沈向洋:我以前对量子计算是完全不懂的,三年前因为工作的变化,接管了微软研究院,那时候感觉量子计算还非常遥远,但是后来跟我的同事做过一些这方面的 review,看了一下他们最新的结果,那个时候我就很震撼,我觉得可能量子计算大概就是 15 年左右的事了。过去两三年里,我看到他们的研究,开始觉得 10 年之内一定会出现真正有用的量子计算机。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最近在微软专门成立了一个量子计算的部门,我调了一个管工程、管产品的技术副总裁,专门负责这件事情,同时我们在欧洲邀请到两个非常了不起的实验物理学家到微软研究院,跟我们一起设计新一代的量子计算机。当然现在还很早期。

张鹏:为什么微软现在这么关注量子计算?

沈向洋:我们在计算机行业这么多年,电子计算机已经引导我们享受了很多的红利,但是,摩尔定律差不多快要到头了。所以大家都在思考有没有新的技术能让摩尔定律继续往前走下去呢?这是我们研究量子计算的一个原因。

另外,从比较纯科研的角度,从计算机出现的时候,大家就一直就有关于量子计算机的梦想,这是一种新的结构,因为量子的独特性、不确定性,它的载体可以做更加了不起的量子计算的可能性,它能带来的那些应用的可能性是大家今天都无法想象的。

张鹏:HoloLens 是非常棒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背后最关键的就是 Alex Kipman,听说这个产品当时你给他很大的支持,在他背后有什么故事?

沈向洋:Alex 这个人很了不起的。他是微软公司最年轻的技术副总裁,大概只有 34、35 岁左右,而且他长发披肩,穿衣服也比较跟摇滚明星一样。以前我们的 Xbox、Kinect 这个产品当时也是他做的。

而关于 HoloLens,我一直觉得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第一,它实际上是一个超级计算机。HoloLens 跟很多其他 AR、VR 不一样,它是完全独立的,光、机电这些东西都在里面,特别是整个光学设计的设计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你必须要把三维真实的世界,和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做一个无缝的融合。这件事情也是非常难做的。我们现在还在继续不断的推动这些技术进步,但是我很高兴,今年 HoloLens 在中国就开卖了,希望大家用了之后给一些建议,我们知道在中国有很多的用户。

沈向洋2.jpeg

张鹏:微软在小冰、小娜,这两个 AI 产品层面上,在做非常先进的尝试,而且提的概念,对话这个概念,为什么对微软的 AI 战略这么重要?

沈向洋:其实这块我们绝对是蛮激动的,我自己最近一直在推一个概念,叫做 Conversational AI。过去这五六年,特别是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这方面发展很快,所以我对 Conversational AI 很有信心。

这方面微软从产品线来讲,我们其实走了两条产品线:第一就是微软的小娜,虽然很多公司大家都做非常类似的产品,是这样一条线走出来,大家的产品基本上就是想帮你做点什么事,比如说,你找秘书说,你帮我订个餐。第二就是真正的聊天机器人。这个很少有人做,微软在这方面做的早,而且对产品的理念不太一样,有小冰、Rinna,两个月前美国上线了 Zo,现在已经在美国有了 20 万用户。

这里面的理念很重要。其实对话这件事情很有意思,我们人类每天大概会讲几百句到几千句话,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讲的都是废话,并不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比如我们英语讲 Hi,How  are  you,其实我不是真的很在意 How  are  you。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从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来看,出现这样的对话语境是有原因的。所以,你设计产品的时候,如果不能够设计一个产品让人和 AI 是可以不断地对话下去,这个产品的生命力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很喜欢小冰的地方就是,用户和小冰的来回对话,可以长期保持在 23 轮次左右,而 Siri、小娜,通常都只是在 3 个轮次左右。现在我们英文版的 Zo 在美国上线以后,又创了一个世界记录,一个用户连续和美国的聊天机器人 Zo,聊了 9 小时 43 分钟,来来回回 1229 次。

张鹏:通过多轮次能够增加准确,同时它体现了它的能力,这是不是就像图灵说的,到最后你其实已经分辨不出来谁是机器谁是人类?

沈向洋:像图灵这些人想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个时候真正的计算机还没有出现。图灵当时想到做计算机的目的,它其实就是想做 AI。比尔·盖茨当年做微软研究院,他也是想做 AI。

所以现在我们想让机器做到能听会讲,能看会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机器主要是两件事情要做,一件事情是记忆,另外一件事情是学习,这两件事情,你要把这两件事情一定要做深。

小冰和小娜的产品理念就是不一样的,小娜更像助理,需要有很高的 IQ,你问小娜根号 3 等于多少,她会给你答案,而问小冰,小冰会说,这事情有这么重要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冰整体的设计思路是让她有一定的 IQ,但是更重要的要有 EQ。我们希望小冰这样的产品到最后,它能够帮助到这个用户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去这里拿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而已。

张鹏:在未来 AI 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未来我们技术人员、极客做产品的时候,要怎么去有一个新的思维升级换代呢?

沈向洋:作为我们这些 Geeks 来说,编程这样一些基本的能力,做到一定的地步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这个世界是不断地有新生事物出现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今天大家都知道 Deep Learning,Deep Learning 这件事情,五年前,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人觉得这个东西会做出来,但是最近这几年,大数据运算,GPU 上计算能够跑得很厉害,突然这件事情就出来了。而且产生的影响很深远。三五 年前,微软公司里面,这种 Deep Learning 的项目,可能只有几个到十几个。但是今天在微软公司,已经有了几百、上千个这样的项目。现在这种新生事物、新的工具不断出现,我们应该是很主动的去学习,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对我们这些 Geeks 来说,必须有一种快速学习、愿意拥抱新生事物的精神。

在微软我也会担心,有很多程序员,以前都写得很好,但是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他们不不见得能跟得上。所以我最近在公司里面宣布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的大学,我有 101 的课,202 的课,有一门课最受欢迎,我叫 611 的课,等于是六年级的课,研究生的课这样,真正是做深度学习项目的,三个月一期,大家都是非常的踊跃。

沈向洋3.jpeg

张鹏:2016 年你有一个新的职位调动,微软成立了新的人工智能部门,你成为这个新的事业群的负责人,为什么微软会做这样的调整?

沈向洋: 每个公司对自己的定位要很清楚,一定要有一个世界观。我们新的 CEO 三年前上台之后,他就很坚决了「mobile first、cloud first」(「移动为先、云为先」)这个策略。当然现在还有一个重点应该叫做智能为先。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只有微软一个公司先看到,或者看得比别人清楚,整个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大家都对这件事情都看得非常清楚,现在的问题是,对每个公司来讲,你决定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要选择不做什么,决定了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之内,能不能真正的有一定的进步、进展。

如果几年之后,在智能这件事情上,微软没有出现一个这样标志性的产品,像 Windows,或者 Office 这样的产品的话,我觉得微软就会有很大的挑战。

张鹏;我们人类跟 AI 之间的关系现在到底该怎么重新思考,人的终极价值是什么?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沈向洋: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家对 AI 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其实原因是非常简单的,以前一些了不起的创新,包括以前创造的轮子、后来的火箭。相对来说,它还是人的物理能力的外部延伸,大家对 AI 有点恐惧的地方,在于大脑这件事情我们不清楚,这个学科还是很早期的地步,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任何东西,如果说是一个科学的话,你必须要有数据,你必须能够做实验,今天我们对大脑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AI 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的确对人类进步、人类生活质量起了客观上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也要理解,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的确会有一些新工作出现,一些旧工作的被淘汰。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生产力极大的提升之后,可能我们很快会到一个情况,也许那时候每个人应该被提供生活费,然后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做一个对社会做更加有用的人。

而且比如大家觉得自动驾驶车现在还离我们每个人都使用应该还很远。但是自动开货车的情况,这就应该相对早一点来临。但是到时候对对这那些货车司机的影响,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科技企业,政府的有关部门,都应该很认真的对待这样的事情。

沈向洋小冰微软
下载极客公园客户端
iOS下载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