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已全面入侵娱乐。
从圣丹斯电影节的 New Frontier 板块、NA 的成人电影世界和最最基本的游戏,手机VR与高端头戴设备的用户数正极速增长。因此,VR 被环保主义者瞄上也不足为奇。尽管这对动物园和野生保护中心而言并非新概念。但关于VR的拍摄、剪辑与播放,仍没有摸出门道。
在创新大爬梯西南偏南上,专家们探讨了如何用VR保护野生动物。本文编译自 WAREABLE,原文标题为「This zoo-approved VR app wants to get you up close with animals」(http://www.wareable.com/vr/vr-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转载务必注明本文和原文链接。
重现自然
一年前,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技术经理 Adrian Cockle、伦敦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技术专家 Alasdair Davies 和 Knit 的创新专家 Jack Chalkley 齐聚一堂,共同创立了 Seven Seconds Ago 项目。
项目初衷是希望用沉浸式内容,教育公众热爱与保护自然。在伦敦动物学会和一款名为 Instant Wild 的应用帮助下,Davies 团队设计出一款公民科普项目,人们能通过浏览自然图片来辨识动物。
项目有效且日渐流行,但主要用户群年龄在 50 岁朝上,而年轻人比例相当低。
孩子们与自然间产生了断裂,年长后要再让他们对自然保护感兴趣会很难。而 VR 正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这个方法值得且一定要尝试。
但用好 VR 并不简单。如何设计情感体验,愉悦得让人愿意主动传播,这道谜题还没被破解。Cockle 在西南偏南上说,「如果我们将人们置于野外,他们是会高兴、害怕还是恐惧?能让他们产生骄傲感与保护欲吗?我们仍在探索。」
影响拍摄效果的 N 种因素
更实际的技术问题是——究竟是采用实时的流媒体,还是剪辑的短视频好?
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他们更倾向于短视频——毕竟动物不会常在一处转悠,实时拍出来会相当无趣。不过,在经过一系列动物园常规直播尝试后,他们意识到如果附近网络不错,流媒体直播还是可行的。
其它问题也不少,比如如何拍动物。GoPro 似乎是个选择,但在野外生物的天地中,它还是太脆弱了。在 Instant Wild 这款应用中,拍摄静止画面用上了特制的捕捉器。它们藏在树上,和那些好奇又充满破坏力的生物们保持距离。
全景拍摄设备的待遇就没这么好。放在鱼缸里,图像会变形。此外,猫鼬这类小动物对设备太好奇了,用小爪子抱住相机不愿松开,异常有效地遮挡了镜片。
剪辑过程中,一处黑点也能让连续镜头们无效。一但小动物们离镜头太近,后期制作就必须剪掉,以免整个画面只露出半个身体。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段 30 分钟的拍摄,剪出来能用的就 3 分钟。
在理想情况下,设备意味着某种野外证明。它要防水、经久耐用,拍下动物的一举一动。有时还来点特别的,比如夜视模式、动作捕捉——确保流播且不会连着几小时空无一物——需要更长的待机时间、流媒体软件和自动剪辑。
现在,没有哪个相机能把这些功能一网打尽。如果这种设备真的存在,那大概要贵到买不起罢。团队正在与更多的厂商探讨租赁方案,实在不行只能自己造了。
摘下头盔以后是关键
尽管困难重重,团队依然坚持通过 VR 点燃公众对自然保护的兴趣。
他们也有同行者。在西南偏南的 QA 环节中,佐治亚水族馆和新加坡动物园的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对于用VR保护自然的看法。
Chalkley 谈到,相比较 Oculus Rift 或 HTC Vive 这些高端头戴设备,Gear VR 和 Google Cardboard 这些入门款,是他们更想瞄准的。更多的家庭和孩子能接触到这些便宜的头盔,Instant Wild 应用就更有机会提供野生动物的保护体验。
不过,Cockle 坚信 VR 只是一种手段,绝非解决方式。「它只是垫脚石,吸引大家关注保护自然保护。沉浸式体验后让年轻人摘下头盔,激发对自然的兴趣或真正投身其间,这才是终极目标。」
(配图源自 WARE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