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商业,其实是一场本垒打

从技术到商业,其实是一场本垒打

微软内部有一套叫做 BXT 的体系,B 是 business,X 是 experience,T 是 technology。我们画了一个金字塔,最底层是技术,中间层是 experience,或者说 product,顶层则是 business。首先你要通过技术把自己送到一垒;然后做产品,增强用户体验,把球员送到二垒;第三个是要有商业模式,才能上三垒。这三者都跑好以后,才有机会,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最后完成本垒打。

如果不是经历过微软的众多岗位,现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可能很难做出这样的总结。从 1996 年加入微软研究院开始,沈向洋曾参与创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并于 2004 年成为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从 2007 年到 2013 年,沈向洋在必应搜索引擎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产品研发管理。如今,他的角色再次转变,成为微软技术与研发部门的主管,负责更加宏观和中长期的技术战略规划。

如今,这位技术掌门人要完成一场属于他自己的本垒打。

2015-10-28 143033_meitu_1.jpg

(左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右为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摄影 / 王晨)

创新的发散与收敛

从沈向洋在微软长达 19 年的工作经历来看,他更多的时间还是从事技术相关的研究和管理。但他却认为,中间七年做产品的时间对自己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这段经历使我重新思考技术的价值在哪里」。

对于技术的崇尚者来说,创新可谓是毕生追求。尤其在像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里,拥有充足的基础和能力来进行创新。「不能为了新而新」,这是做过「产品经理」的沈向洋给自己的告诫。

「创新很难,持续创新更难,可商业化的持续创新难上加难。」众多像微软研究院这样的团队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但诸般成果中只有一部分会落实为产品,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产品更少。同时,微软也在认识到,即使手握大量资源和资金,把自己当做无所不能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当然,这是许多大公司都会面临的矛盾。不发散思维,就缺少足够的新点子;不收敛心境,也就做不出优秀的产品。

未曾离去的盖茨和「新微软」的愿景

沈向洋告诉了极客公园一个有意思的「秘密」,比尔·盖茨应现任 CEO 萨提亚·纳德拉之邀,每周会有一天半的时间在微软探讨具体的技术和产品细节。「微软最大的挑战是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是盖茨在微软管理层中一次关于企业文化的讲话中提出的。

shutterstock_155863793_meitu_1.jpg

纳德拉执掌帅印后,对微软进行重新梳理,并提出三大愿景:

  • 第一,重塑生产力和业务流程 ;
  • 第二,构建智能云平台 ;
  • 第三,创造更个性化的计算。

这为微软的内部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划清了边界。早在盖茨创建微软之初,就已经确定了这家公司的任务,那就是做平台。Windows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台,但如今却是和 iOS、Android 并列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Windows 既为微软赢得了最为广泛的用户群体,却也成为它没能及时赶上移动步伐的包袱。

所以沈向洋更愿意重新定义「操作系统」这个词:「(操作系统)到最后能够合理运用所有的资源,能够支持所有的应用。所以未来真正的操作系统应该是一个云平台,在云上完成所有的事情。」

对微软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云平台,Azure 智能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微软的未来。从目前的云服务市场来看,绝大部分依然停留在 IaaS 阶段,主要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方面的服务。但是在商业层面上,云服务中最有价值的一块是 SaaS,生产力工具正是其中的代表。

随着纳德拉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口号,微软也开始加速铺设自己的云服务,其中的代表就是 Office 办公套件。在今年 3 月的 Build 2014 大会上,正式宣布 Office 在「10.1 英寸或以下屏幕尺寸移动设备完全免费」。Office 不再只是依赖于 Windows 桌面系统的一款软件,而是所有平台都能通用的生产力工具。

20150805031927470.jpg

微软今年正式推出的 Windows 10 不仅是全新的桌面操作系统,它同时是手机、平板乃至增强现实设备的底层系统。同样在 Build 2014 上,Windows 通用开发套件正式亮相,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开发跨设备跨平台通用的 Windows 应用。

如果说云平台是微软新的基石,重塑的生产力和个性化计算就是从这上面长出的两棵新芽,并会在未来成为微软的关键支柱。

Cortana 和她的孪生姊妹

微软近年来最受外界关注的产品,莫过于智能助理 Cortana。沈向洋将我们触达信息的过程比作「runtime」(运行时刻),这是 Windows 系统常见的一个术语,意为一个程序在运行或被执行的状态。第一个 runtime 是 Device OS(设备操作系统),如微软的 Windows 和苹果的 OS X,甚至此前的 Dos 都同属此列。用户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任何行为都需要通过设备操作系统来进行。

当浏览器出现后,这一切发生了改变。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就能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这也是盖茨下决心推出 IE 浏览器的原因。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个 runtime,即 Intelligence Agent(智能助理)阶段。搜索引擎是浏览器的最大受惠者,而搜索的进化方向正是智能助理。人和信息的接触方式正在从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 图形交互界面) 向 IUI(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 智能交互界面)转变。

cortanahero_meitu_2.jpg

有趣的是,微软在美国研发 Cortana 的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另一种思路做出了智能助理「小冰」,并在中国市场上赢得了千万级用户。沈向洋告诉极客公园,小冰和用户的交互平均数高达 23 个来回。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因为只有足够智能和人格化,用户才会和这样的产品产生持续交互。

其实无论是苹果 Siri、Google Now 还是微软 Cortana,目前的产品体验都还比较初级,甚至会有创新的公司冒出来把它们都打败,但这波浪潮奔涌的步伐绝不会停下。

选择 AR,因为这是一条更难的路

几乎每一个体验过 Hololens 的人都要惊叹这是微软最强大的「黑科技」,这款同样运行着 Windows 10 的头戴设备并没有追赶当下正热的 VR 浪潮,而是基于现实场景的 AR。沈向洋告诉我们,Hololens 的研发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属于公司的绝密项目,就连他也是一年多前才知道的。Hololens 早先只有几个人,而如今已是拥有几百人的大团队。

但是,让外界颇感疑惑的是,为什么微软没有做一个像 Oculus 这样 VR 设备?

沈向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简单明了:「如果连 AR 都能做的话,那 VR 在技术上肯定是可以实现的。」的确,VR 主要是模拟现实的显示技术,但 AR 却是需要和现实场景相结合的建模,这背后需要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Hololens 本身就是一部高性能计算机,它会对眼前的物理世界进行实时三维运算,同时利用自身的众多传感器来进行识别和建模,从而将现实和虚拟世界进行无缝整合。

Hololens 曾经提供了一台原型机给沈向洋体验,里面安装了一部能够把家庭起居室变成战场的 AR 游戏。但最让他兴奋的并不是眼花缭乱的游戏体验,而是一个「纯朴」的案例。这是个远程协作项目,一边是需要修理电路板的操作者,另一边是深处远方的技术指导人员,双方都佩戴着 Hololens 进行沟通。技术员通过 Hololens 能够即时观看到电路板的情况,并模拟显示操作方法,指导操作者如何拧螺丝钉。

bd62abce-5c30-4d52-8192-ad645a8d460b.jpg

这其实是前面所说的更个性化的计算和生产力工具相结合的绝佳案例,Hololens 所要推进的首选目标,也正是庞大的企业和行业市场。当然,它最终会来到消费者手中。这就像从当年的「大哥大」到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一样,不是吗?

一位科学家的「本垒打」

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微软技术大会上,沈向洋提到,「一家公司要能够做持续创新,就一定要有这样的目光,要去想十年、二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喜欢两个例子来思考这个问题,一是 Skype Translator,基于 Skype 的机器翻译功能。这项技术早在 25 年前就已经动手研究,10 年前开始认真去做,5 年前正式立项,但是直到一年半前才提出产品化,随后和 Skype 合作将其融入进去,目前可以翻译包括中文在内的 8 种语言。这样的产品很难一蹴而就,必须要有长期的科研投入。

另一个则是沈向洋目前最为期待和憧憬的方向——量子计算。他甚至对此下了一个颇为大胆的预想:「以前我们觉得量子计算可能是 50 年以后的事,我今天的结论是 15 年以后的事,是很快可以看得到的。」和 Skype Translator 之前所做的一样,微软已经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团队来进行量子计算的科研,并且和众多外部科学家进行合作。「它其实还不仅是运算能力、运算速度的问题,它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

技术——产品——商业。如果说 Skype Translator 已经从机器翻译技术进入到产品中间层,那么量子计算还处于微软金字塔的底层。但谁会知道,从金字塔的技术基石逐级而上,攀至商业顶峰的速度能有多快呢?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一垒跑回本垒,需要的只是一瞬间。


头图来自海洛创意

Office生产力工具Cortana微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