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9 月都是各大手机厂商狂欢或焦虑的时节。苹果雷打不动的会在这个月发布新一代 iPhone,而在苹果发布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它厂商的任何声音都会被无情地淹没。苹果发布会前夕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下半年甚至来年年初如何过活就在秋天这一波了。
IFA 上德国品牌 Gigaset 宣布进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苹果在硬件的选择上越来越保守,已经不会出现 2010 年向世人科普视网膜屏幕那样的故事了。人们还在猜新 iPhone 的摄像头是不是还是 800 万像素,屏幕分辨率是不是还是不到 720P。可另一方面,安卓厂商的硬件「大跃进」却一直在持续进行。虽然大家都喊着「忘记参数」、「够用就好」,但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大家都害怕被人说「配置落后」或者「配不上旗舰的称号」。
于是,今年的 9 月,战火依然纷飞,甚至一路从德国 IFA 烧到了国内。大家都赶在苹果发布会之前放出了大招,有些让人觉得新奇有趣,有些让人觉得毫无意义。还有一些,甚至让人「心疼」。
华为:Force Touch + 指纹触控
Mate 7 的极度成功让华为在高端机型上的自信涨到了极点,渠道资源的倾斜也让下一代 Mate 系列的产品还未发布就烙上了「继续热销」的印记。上半年的整体销量仅次于小米,全年有可能和小米打平,华为似乎有点「拦不住」的架势。也许很多人觉得华为会小幅升级,在已有的价格段让销量按现在的节奏再飞一会儿,但华为却在柏林的 IFA 掏出了比前代更贵的 Mate S,Premium 版售价 699 欧元。
紧接着,华为在杭州宣布了 Mate S 的国内售价,对应欧洲 Premium 的臻享版售价 4199 元。这是华为第一次把价格直接捅破 4000 元档,而对应欧洲 Luxury 的臻逸版售价同样没有公布,也许会接近 5000 元。Mate S 相比 Mate 7 的基础售价又高出了一截,除了更精细的机身做工外,一些行业前沿的「黑科技」功能也是背后推手。
Mate S 顶配版上的 Force Touch 功能,比苹果早了一周。这个 Apple Watch 上已经使用的功能,几乎已经确定会被用在新 iPhone 上了,而 Mate S 毫无征兆地抢了个「先发」。在屏幕上加入压感功能能实现一些「三维」的体验,这让我们与手机的交互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Mate S 上 Force Touch 的功能目前还比较有限,真机上手后我们只体验到了两三个功能。比如图片的缩放可以通过按压屏幕力度的大小来进行操作,越用力就可以看到越精细的局部放大效果。再比如安卓的三个虚拟按键可以通过用力按压屏幕底部对应区域呼出。当然,这是一个手机上十分新鲜的交互方式,功能的拓展需要用户的力量。华为也第一时间宣布了 Force Touch 的灵感征集计划,让用户帮助它们想象更多的应用可能。
除了 Force Touch,Mate S 上的指纹触控交互方式也很特别,当然这并不是只有华为一家想到了。当指纹识别模块加上一些指纹信息图形的算法,就可以实现一下滑触的功能,比如在指纹模块左右滑动可以在相册进行照片翻页。再比如轻触指纹模块可以直接模拟按下快门,这对于指纹模块后置的机器来说尤为方便。当然,指纹触控的功能拓展可能性也很大,可以用来接电话,可以用来切换多任务,等等等等。
手机上每增加一个新的传感器模块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其实代价很大,结构的设计,品质的保证等方面都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如果一个模块只能实现一个功能,实际上很可惜,比如三星热衷的心率传感器。但如果新增的模块可以改变人们的交互习惯,则会变成十分有趣的事情,比如同样是三星尝试的利用光线感应传感器实现手势翻页,再比如现在的指纹触控。苹果这些年在 home 键上做了那么多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
索尼:4K 屏 + 801 PPI
虽然索尼的手机越来越难卖,但是索尼在上游产业链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比如所有高端机的摄像头 Sensor 几乎全都是索尼的,包括 iPhone。这也使得索尼和三星这些全产业链覆盖的厂商常常能在硬件配置上做得很激进。三星拥有手机上分辨率最高的 AMOLED,索尼则在今年的 IFA 上拿出了手机上第一块 4K 分辨率的 LCD。
索尼 Z5 的侧面指纹解锁模块
Z5 Premium 上使用了一块 5.5 英寸 4K 分辨率的屏幕,PPI 达到了前所未见的 801。当 5.5 英寸的手机屏幕和 55 英寸的电视机拥有相同的分辨率,相信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必要」,目前「人类」争论的焦点还停留在 5.5 英寸屏需不需要上 2K 分辨率这个问题上呢。且不说别人拿不到这块 4K 屏幕,就是拿到了也断然是不敢用的。
2K 分辨率带来的续航和发热问题在绝大多数厂商那里并没有得到解决,4K 分辨率又将增添渲染和优化的困扰,索尼的解决方案颇有点黑科技的意味。Z5 Premium 的这块屏幕只在呈现视频和照片的时候渲染 4K 分辨率,其余的时候都是渲染 1080P,于是自然也就不存在上面提到的优化困扰了。一块屏幕可以渲染多个分辨率,那句「索狗」常喊的口号似乎又在耳边回荡了。在 IFA 的现场我们测试了用这块 4K 屏播放 4K 视频,但肉眼看到的是不是「4K」,属于「信则有」的玄学范畴。
但手机上使用 4K 屏真的是毫无意义吗?
当然不是。在正在爆发的 VR 领域,这块 4K 屏意义非凡。资深玩家(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在他的微博说道,「在 20 多寸的电脑屏幕还是 1K 分辨率的情况下,5.5 吋的手机搞 4K 有意义吗?我可以明确地回答,就纯手机而言,除了增加耗电没有多少意义。但是,对于虚拟现实设备而言,意义极其巨大,因为 VR 等于屏幕放到极大,因此我预测索尼此举的目标在推出自家的移动 VR 设备。」
乐视:蓝宝石玻璃屏幕
同样是毫无征兆的,在大家都以为乐视只是会推出乐 Max 粉色版的时候,乐视在「粉色」的基础上增加了「蓝宝石」。这又是一个苹果折腾了好几年却迟迟不做的东西,在极客公园之前的那篇「蓝思启示录:那些将命运交给苹果、小米的供应商们」文章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和之前华为、vivo 蓝宝石「珍藏版」的手机一样,蓝宝石版的乐 Max 售价 5888 起,限量一万台,跟绝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没什么关系。
之前使用蓝宝石玻璃的手机,要么是 Vertu,要么跟 Vertu一般昂贵。这个常用在中高端机械表上的材料要实现手机屏幕这样的「大面积」十分困难,大家都不愿意承担极高的成本和极低的良品率,苹果目前只在 Apple Watch 标准版及 Edition 版上使用了蓝宝石玻璃。
至于手机上到底有没有必要使用蓝宝石玻璃?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一方面,蓝宝石玻璃极其耐划,这就是为什么高端机械表不用贴膜了。目前钢化加工过的玻璃,即便是康宁大猩猩第四代,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一定会产生划痕,因为莫氏硬度低于石英。而蓝宝石的莫氏硬度是 9,高过普通沙石。同时,蓝宝石玻璃的透光率也比普通玻璃要更加极致。
另一方面,蓝宝石玻璃不耐摔,相比钢化玻璃更易碎。这也许也是苹果在 iPhone 上迟迟不用它的主要原因。再联想到乐视手机「无边框 ID」的设计,似乎更加不可靠了。这么贵还限量版的乐 Max 怎么办呢?乐视给出的「大礼包」里包含了一个一年的意外保险,蓝宝石版的用户是不需要考虑这个小麻烦的。
虽然苹果迟迟不做,但还是希望它不要放弃蓝宝石玻璃的研发工作。如果蓝宝石玻璃能在不贵的前提下被用户用到,是极好的。还是那句话,哪怕一点点的用户体验提升,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