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Google Docs 干掉了邮件里的文档附件,而石墨说,文档还可以有更轻、更优雅的分享方式。
你是如何分享文档的?
上传附件到邮箱或网盘里吗?那你一定是个出色的版本学家。一份文档传来传去,几个回合下来,本地存满了相似的文件,如果没有掌握特殊的命名技巧,那就等着抓狂吧。
对于极客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大概是:直接打开 Google Docs 写文件,写不完回家写,路上拿出手机改一改,完成后生成一份 PDF 文件,邮箱发出去,或共享给别人——前提是对方也能用,嗯,这在国内门槛还挺高的。
即使不考虑网络因素,Google Docs 仍有些许不便之处。比如,它的页面是 Office 标准,80 年代的产物,基于A4纸张的页面和制表位的设计,重心在于满足 PC 时代的需求,如打印,而不是移动端的体验。在使用习惯上,与邮件深度捆绑,那更像是流程严谨的外国/外企的工作习惯,而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养成用邮件沟通的习惯,他们更倾向于在微信上聊工作。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石墨」(shimo.im)诞生了,一款适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在线协作文档工具,在产品和设计方面有其独特的思考。
用服务号替代邮箱,更符合中国人习惯
吴冰(左)、吴洁(右)是一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分开的双胞胎兄弟,一同去了纽约留学,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一个留在纽约,一个去了硅谷。他们的父亲是地理信息专业软件的技术大咖,是业界大师级人物,当年做的软件产品深入人心,而母亲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兄弟俩感觉他们继承了父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基因。
去年6月,归国后的吴氏兄弟和武大的同学陈旭一起组建了团队,开发「石墨」。去年 9 月入驻北京氪空间,并在年底获得汽车之家投资人黄明明、百度七剑客王啸和洪亦修三家共计 800 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
今年 2 月,石墨 Web 版开始内测,未经宣传已积累几千名用户。5 月 1 日,「石墨文档」微信服务号内测。与 Google Docs 等产品不同,「石墨」轻便简洁,深度结合手机端,以微信服务号替代邮箱。Web 上编撰的文档可直接通过二维码分享给微信好友。如果有人在文档中 @ 你,你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收到通知、打开查看。
在协作编辑状态下,用户当前编辑段落前,会显示他的小头像。目前你一言,我一语,写好的段落可能需要翻历史才知道是谁写的,吴洁告诉极客公园,石墨即将推出的下一个功能就是「显示每段话的作者。」
相比 Web 版,微信服务号,做了一些简化,如调整格式、添加评论。未来,服务号也会一直保持轻量的形态。预计在 7 月,石墨会上线功能丰富的移动端应用。
哪些人在用「石墨」分享文档?
选择做在线协作文档,吴冰的考虑是,「方向足够大,产品可以做得足够酷。」他认为,所有写东西的,只要是想写给别人看,都可以选择石墨。Google Docs 在全球已有约 3 亿用户,从政府到教会,从工作到学生,都在使用,足以证明这类产品的普及潜力十分巨大。
从目前石墨收集的用户反馈看来,除了编辑校稿,「石墨」的使用场景远比想象中丰富:
1. 高效众包
石墨内测后,被 YC 字幕组发现,用于成员间协作翻译。一部剧集下来,无需调度分工,成员可以随时参与进来,实时同步避免任务重复。通过分布式协作,一项宏大的任务可以很快被分解掉。
另外,石墨还可以扮演头脑风暴或公司例会的会场。在回访中,吴冰发现,某手游公司的 QA 组,每天需要开两三个小时,把内容一项一项过掉。现在,他们把思维导图放在石墨文档中,每个人用碎片时间就可以了解团队各项进度,互相评论和回复。
2. 便捷分享
一家美甲 O2O 公司的管理人员给美甲师开会,会议要点要以邮件的方式发出去吗?不,与大多数国人一样,美甲师并没有随时打开邮箱的习惯,但他们基本都用微信或 QQ。管理者只要用石墨把会议内容以二维码或群消息的方式分享给美甲师,就可以省去一份PPT,后续还可以进行内容的修正和补充。
3. 情感传递
石墨的同步效能上表现得十分出色,由于采用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算法,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其他设备上几乎可以实时显示每个修改。而工具的效能的提升,足以促使体验发生质变。当你看着文字内容次第浮现,会有一种手机被 Hack 的感觉,输入者在通过文字输入,把自己的情绪完全袒露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石墨团队中有人用这种方式向女孩表白,并且成功了——在工具属性之外,石墨还有一点心灵层面的魔性,异地恋情侣们可以尝试一下。
以简驭繁的东方美学设计
除了产品上的轻便灵活,负责产品设计方面的吴冰希望把「石墨」做成一款能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的产品。国外工具如 Google Docs 在设计上普遍是色彩缤纷的加州风格,微软的 OneNote 更甚,好像要把调色盘倒扣在文档中。而中国文化在于藏,运墨而五色具,石墨以沉稳内敛的古典石墨茶色为基础,没有过多的颜色,在字体着色方案里,只提供甄选出来的 12 种可选颜色,并且还会这些小细节上不断精益求精。
在文档的分享页面里,也藏有一些用心的设计细节,比如:页面边角的处理,使它更像是一张质感的纸;底部文字并非上下居中,而是略向下压,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落款盖印的布局。
相比小红点,数字提醒可以减轻压迫感
吴冰谈到一个很小的细节:在最初设计消息提醒时,团队倾向于用大家认知度高的「小红点」。但是吴洁坚持认为小红点不适合石墨:「写作是安静的,心无旁骛,不应该被外界打断。世界上的小红点已经太多了,你会一直想把它点掉,这是一个多余的动作,我们想砍掉一切多余,做一款不夺人眼球的产品,华美不如舒适(Comfort is better than pride.)」
石墨团队是一支很酷的团队,坐落在三里屯,他们也在寻找有才华的程序员和各方面人才,感兴趣的请联系 join.us@shimo.im
PS: 对石墨感到好奇的朋友,是不是想找个人体验一下?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或网站,新建一个文档分享给我(licheean@gmail.com)看我们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玩法。
已有53条回复我要回复
不错不错,赞一个
1
2
有什么痛点呀?
喜欢这种清雅简介的风格,感觉很轻很流畅,希望越做越好。
有个叫一起写的
其实国内早有了。。。
石墨1月就上线了
支持yiqixie点com
支持docq点cn
这些公司早就有类似产品了,石墨早就不是第一个了
是的,我没说石墨是国内唯一的。你说的两个产品我也都测试过,简单总结一下:
「一起写」微信端有 Bug,(写正文的时候看不见当前编辑行),同步延迟高(有大概 2~5 秒延迟)。
Docq 是在线 office 文档。
而且这两家服务,文章分享出去,对方必须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并注册才能看,我觉得不是很方便,你觉得呢?
产品上没什么创新,就是个文本编辑器呗,有什么值得说的。。尽然报道这种文章
在试用楼主说的两个产品,不过有个错误,石墨似乎比一起写早半年吧?
太对了,一起写那个ui也太丑了吧
在试用楼主说的两个产品,不过有个错误,石墨似乎比一起写早半年吧?
加油↖(^ω^)↗
好产品不在于谁先做而在于谁做的更加好,现在国内很多人都掉进了一个思维误区只要这个东西不是你第一个做出来的就是不好,过度追求创新这种思想要不得啊
支持导出什么格式的啊?ppt,excel支持吗?
很简约,用起来很舒服
看看这样能不能帮到你,点击右上角的"共享"--点击"邀请他人协作"--输入邮箱查询好友--点击”+"邀请
后面的狗挺漂亮
石墨团队颜值最高之成员。
只能创建文本文档,不能创建表格,有点扯啊。
还不错
请给出架构,否则很容易想到这货不久即会遇到天花板。。。
还是不错的。可以体验一下。
还是docq比较好用
注册 上传什么的都很方便
赞一个
使用便捷是这一类软件的唯一参考点
这种想法很好 但是感觉内容格式有点少啊 这种只能做简单的文字记录 修改 一些会议记录的场合还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