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故宫》:来自紫禁城的时光礼物

《每日故宫》:来自紫禁城的时光礼物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

如果时间可以凝固,会是文字、图画还是一首歌?或者如《诗经》所写,将自己毫无保留的消磨在更换衣物、饲养农忙、和鸟虫来去之间?

也许在被网络和手机占据、诗意栖居在过去的今天,时间也可以凝固成一个叫《每日故宫》的 App。

pr_source副本_meitu_4.jpg

《每日故宫》App 图标

每天点开这枚祥云图标,就像拆一份绝不让你失望的礼物。镂空日期有如屏风,从中隐约可以窥得一点色彩细节——今天的数字背后,是一只碗?一柄壶?一座像?

一幅工笔细腻的珍禽图卷?还是那拥有春色般翠丽外表的鱼篓尊?

近一点、再近一点:手机端的「轻」产品

从《胤祯美人图》、《紫禁城祥瑞》,到献给小朋友的《皇帝的一天》再到年初发布的《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已经是故宫博物院发布的第五个 App 类产品了。

已经 iPad 端做了这么多尝试,当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器官」的所在,在离人体这么近的地方,故宫博物院可不可以再近一点?

与此前的作品相比,《每日故宫》显得很「轻」:不再有明确的主题、紧凑的故事线和厚重的内容,每天一副藏品高清图——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日记本的随手写下自己的心情。

镂空数字_meitu_1.jpg点开页面后是镂空数字,展现出藏品的部分细节,书写随笔有四种表情可以使用

因此《每日故宫》操作也非常简单,打开应用后公历日期被设计成镂空数字,轻轻点击即可看到今日藏品。藏品页面同样十分简洁,下方红心供用户点赞,藏品图可以随意放大缩小观察整体和细节。除了名称和图片之外最多增加一个注释,提供些许背景、工艺等信息。页面下方的祥云可以用来书写随笔,上方四枚来自不同画卷的人物表情可以用来表达心情。

想看看过去的推荐?向左滑动,或者去往左上方的「年历」,点击日期可以快速「穿越」查看当天藏品,上方的「回到今日」同样十分贴心。全年展讯一栏可以看到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临时展览。「登录」后注册帐号,便可以将随笔内容同步到自己的印象笔记。右上角则是分享功能:QQ、微博、微信,都可以分享拥有藏品图和你的随笔的长图片。

这,就是《每日故宫》的全部功能。

TB2a.efaVXXXXajXXXXXXXXXXXX-346537757.jpg《故宫日历》的实物,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故宫「脑残粉」,可能早就知道类似《每日故宫》的实物——初版于 1933 年、并在 2010 年重新面世、同样布满藏品的《故宫日历》。但在监制庄颖看来,《每日故宫》和《故宫日历》有着最基础的定位不同:「《每日故宫》虽然是以日历方式呈现,但功能上更接近一个装帧精美的日记本,所以我们也戏说它是』故宫牌日记本』。」

当面对一个很「轻」的《每日故宫》,人们却希望「重」起来

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带来了疑惑——这样的《每日故宫》,会不会太简单?

「如果要提点意见的话,就是缺乏对文物的相关背景和资料的介绍,让我这种不懂的人看起来摸不着门道。」微博上的「自由行走的 33」用户如是说道。

展览讯息_meitu_2.jpg《每日故宫》的展览讯息页面

的确就连故宫展讯,都仅有名称和时间别无其它。当面对一个很轻的《每日故宫》,人们希望它像故宫背后的历史一样重起来。

在来自柠檬岛的技术统筹刘金弟看来,《每日故宫》是一个内容型产品,「每天的展品信息能够给每个用户提供藏品叫什么名字,线条很美。」

希望被用户每天打开的《每日故宫》,并不愿意自己是个「沉重的产品」。比起每日对文物进行大段知识性介绍,《每日故宫》更像是每天的「小惊喜」。在重复繁杂的日常生活背后,无法预知的藏品可以带来生活之外的审美感受。不愿沉重的灌输,让欣赏文物变得轻松起来——最初的、最直观的「打动」才是通往「热爱」的最佳途径。

或许监制庄颖用《每日故宫》书写的文字更能解答《每日故宫》的初衷:「其实这个 App 最初的创意就是「碎片化」、「读图」,总觉得欣赏文物其实不应该有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被路边一朵美丽的小花感动,大多数人大约不会去问这朵花的拉丁学名,花匠是谁,每天要什么时间浇水,花期有多长,甚至都不会知道它的名字。」

当然,如果你希望得到关于藏品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查阅。或者,你也可以在「每日故宫」微博,或者如「逛艺术」这样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关于当日藏品的丰富解读。

冰山下和表面的平静

抛开细节不谈,《每日故宫》最终也都还原到「藏品高清图+笔记」的内容框架。耗时 5 个月制作的《每日故宫》,为何在设计上看起来也如此简单?

「《每日故宫》更多的是数据交换,和程序的稳定性,考虑到这个难度就大的多。」

在发布之初,《每日故宫》1-3 月所有的藏品都已经准备完毕,随后的内容会至少提前一个月更新。故宫博物院会甄选出藏品,由柠檬岛将图片配置、制作特殊日期的落雪、火光等特殊效果,再由故宫博物院进行审核校对,以防出现差错。

作为故宫博物院第一款手机终端应用,后台数据库、用户系统以及同步 Evernote 这些工作成为了新挑战。包括便笺、点赞以及同步印象笔记会产生大量用户数据,每天提交的藏品、后台内容管理也产生了大量的管理数据。同时由于藏品图片采用高清图尺寸较大、具体节庆特殊图片上动态的交互效果,加之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技术团队在网络传输也付出了诸多努力。这些用户「看不到」的部分,使得《每日故宫》同以往制作的 App 相比,冰山之下的体积非常之大。

元旦_meitu_3.jpg特殊节庆的动画效果,跳转到当天即可查看

同样《每日故宫》也是在表面上非常简单的产品,除了特殊节庆的细节动画效果外,似乎没有任何复杂之处。

「到了《每日故宫》关注点不再是具体的交互实现,而是整体一致性。整体的程序风格和前端表现形式,后端的数据配合有非常强的一致性,不再以交互为卖点。」

在刘金弟看来,好导演的作品「没有夸张和突出的部位」,好莱坞大片可能是特效好、演员好、情节巧,而真正优秀的电影可能看似平淡,但所有细节拼凑到一起很让人难忘。他期望中的《每日故宫》是一款看上去哪里都还不错,可拼凑在一起的整体感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部好电影」。

这同样顺应了移动端产品交互设计的潮流。3-5 年前,人们最初使用全屏幕手机、平板电脑时并不习惯全数字化内容,因此就有了拟物设计,现在设计趋势变得更加精炼、更加简洁。「苹果有扁平化,微软有 Modern UI,谷歌有 Material Design……《每日故宫》也是类似,交互展示可以退到其次。」

「藏品和用户之间拉得更近,形式上越简单的东西就能跟用户的时间越长。越花哨的东西能更快的获取用户的注意力,但之后不会陪伴很久的时间……平淡点对人的感染会是持续性的。」

「加比减简单,舍弃更难。」

用时间缔造的最好礼物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小王子》

《每日故宫》的设计支持是拥有中央美术学院专业背景的柠檬岛,如果你觉得《每日故宫》中注释所用的旋转白色花朵十分熟悉,说明你曾经也是《胤祯美人图》的用户——正是他们制作了故宫的第一款 App。

花朵_meitu_1.jpg

《每日故宫》的注释图标使用的曾在《胤祯美人图》中出现过的旋转白色花朵

《胤祯美人图》的制作时间更长,「考虑的更多是在现有技术上尽量将艺术表现与技术呈现合并到最好的程度。」为了达到「落叶」的最佳效果,他们甚至专门制作的了一个小工具设置树叶的翻转、下落的角度和重力。大量时间的堆积打磨使得《胤祯美人图》拥有和常见 App 不同的质感,iTunes 的回复中有人说道自己的感动,说道自己从未意识到古代文化竟有如此之美。

然而时间真的是 App 的解药么?

互联网产品多样性使得这些 App 产品也需要快速迭代。「这样的声音太多了之后,大家会认为这个时代的数字产品一定要是快还是好的。」在刘金弟看来,传统实物有快消品、每天都用的日常用品也有精雕细琢的工艺品,App 也是一样。「故宫出品不是快消品,可能需要时间去堆积呈现,用户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厚重和精细。制作者消耗、付出大量精力,更多呈现的是时间的概念。数字产品只是没有实物,生产是在代码演变而来的。」

当技术上升,花哨夺人的手段会渐渐消退,「真实」则浮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之间。如果能在每个人的面前呈现出藏品的 3D 原貌,我们就能更好的挣脱交互和阐释的束缚,更好的感受它在文字和图片之外的真实美感。

当下的《每日故宫》正行走在这条路上,很快故宫博物院也会有数字展馆,用虚拟现实将难以从日常审视到的藏品角度呈现在每个人面前。

这份用时光堆砌的关于时间的礼物,更是一份愿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用「我们的理想」形容《每日故宫》,希望能将故宫博物院 180 万藏品之美每天呈现给所有关注者。

「每天将我们的变化呈现给观众……一年之间不断发布,常见常新,得到每日生活奉献给故宫博物院和他们的文化礼物。」

故宫每日故宫
下载极客公园客户端
iOS下载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