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当舆论堆积在中国「SpaceX」时,不妨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国内这个不为人知的开源火箭社区,在航天产业与民营工业相互隔绝的今天,想成为 SpaceX 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周一上午福布斯中文网一篇名为《中国「SpaceX」:90 后创办的航空公司》引起人们的关注,21 岁的胡振宇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在他的商业计划书中,他甚至提到高速洲际载人交通的设想:香港到加州的 11150KM 的距离,通过搭乘载人火箭,可在 40 分钟内到达。
翌日,胡振宇离开的火箭爱好者论坛科创航天局发表声明,指出胡振宇并非科创航天局的发起者,并且由于不顾科学技术的严肃性被科创航天局开除。科创航天局对「这场造神运动」表示道歉,希望开源社区不要受到影响。
这个隐蔽在公众视野之下的开源社区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群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火箭爱好者们已经开始将小型运载火箭解剖,从结构设计到传感器选型,火箭发射后轨迹预测并找到残骸落地点,在研究火箭科学的同时,尝试如何更低成本地制造出民营火箭,他们正悄无声息地参与到了这场太空梦里。
造火箭的社区
这个在普通人看来神秘的科学爱好者社区在 2003 年 10 月 7 日以「创造社区」的名称建立,2006 年 1 月 10 日改名「科创论坛」(bbs.kechuang.org),目前社区内包含了「科创航天」、「科创音频」、「科创仪表」和「科创高压」这几个不同范畴的科学兴趣团体,各个团体又以 XX 局简称。目前挂靠在成都科创研究院。
科创论坛内的科学爱好者们研究的领域算是极客中的极客,专业和系统性更强,通过文字、套件、活动的形式将这个较窄的领域弄成了开源社区。除了类似航天和高压这类硬件板块,在今年还成立了外贸局和创新工程局,外贸局通过产品的商业分享进行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创新工程局主要研究创新组织的规律,例如「创客运动应该如何发起」和「航天工程模式应该如何」。
除了线上交流,科创社区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线下交流年会,各个地区会员亦可以按照需求组织当地活动,偶尔也会参与和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拥有产品的团体例如仪表局会将自己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销售。
科创网截至目前已经注册 46128 人,航天活动的参与者有六七百人,航天局作为特殊的试点团体,2013 年开始民主化建设,涉及投票选举,需要递交注册表格才有选举权,迄今为止已有来自高校和企业界的航天爱好者 60 多人提交了注册。
科创航天统计,国内火箭爱好者进行过上百次的发射实验,其中专业性较强的发射有 14 次,整备质量 5 公斤以上规模发射的数量级在 10 到 20 之间。
科创航天正在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以及依靠市场现有零部件制造火箭的论证,惯性导航平台的改进等等。科创航天内部细分为总体组、导航组、动力组等小组。
来自南京的 ASR 团队是科创航天首个完全由高中生组成的探空火箭项目组,他们计划在沙漠的无人区发射研制的火箭。
中国的 SpaceX 离我们还得有多远?
SpaceX 的出现给国内极客圈极大的震撼,SpaceX 的成功和以下三个因素紧密相关:
- Elon Musk 自己有雄厚的资本,投资机构拥有跟进的胆量,投资规模巨大并能耐得住近十年不赚钱。
- 美国军方和政府航天机构在火箭刚有眉目时就投放了巨型订单。
- NASA 将自己大量技术成果贡献给了 SpaceX,同时拥有大量顶级人才。
美国火箭爱好者获得的资源丰富。在美国有很多火箭爱好者俱乐部,NASA 的不少资料已经开源,FAA 对小火箭豁免,对大火箭的申请流程清晰、办理迅速,像内华达黑石沙漠就是不少爱好者的首选发射地点。
而国内至今对于火箭爱好者还没有透明的审批流程。科创航天创始人刘虎将其比作 80 年代的电动车,虽然很早就研发成功,但牌照问题近几年才解决,期间倒闭了大量早期进入的企业。除了政策因素,大型火箭本身技术门槛很高,涉及若干「重大专项」,即便按图纸原样抄袭也并不容易。此外,火箭制造分工细致,现有航天产业就好比一个与民营工业相互隔绝的小社会,要想依靠民营工业的低成本来制造火箭,组织难度极大。
目前私营太空运营模式大概有这几种:
- 私营公司继承原有举国体制的航天事业,例如 SpaceX 公司。
- 依靠整合既有航天产业建立的小型低成本空间与火箭系统集成商,例如轨道科学公司。
- 为国家航天事业提供配套的外包公司,国内大多数民营航天属于这个类别。
- 整合普通工业界已有成果和技术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更多创新单元,减低研发成本。这是科创航天正在探索的模式。
- 互联网公司对民营航天领域有很大兴趣,将来可能诞生新的模式,李彦宏在今年两会提交鼓励民营公司进入太空领域的提案。
据科创航天现任主席罗澍介绍,美国 2004 年曾有爱好者团队发射探空火箭「gofast」,项目由 gofast 体育用品&饮料公司赞助。该火箭重量 324kg,飞行高度 116km,耗时 9 年完成,项目总花费估计在 50 万~100 万美元之间。而历史上最小的运载火箭重量是 9.4 吨,比 gofast 大 30 倍。罗澍总结说,要做成 SpaceX 至少需要上千号人,加上神一样的管理,再拿到 NASA 的资料,拿到 TRW 的发动机总工程师,然后自己投资 10 亿人民币,做好十年不盈利的打算。
但即使在中国,这样的机会依然存在,民营航天可以采取与举国体制互补的模式,制造发动机,研究小卫星以及小型运载火箭,入轨规模小于 50 公斤的小型火箭对举国体制来说成本较高。民营航天长期前景好,乐观估计未来的年增长率能达到 20%,但短期缺少明确的盈利预期,不确定性和风险较高。
已有3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