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微信昨天升级了公众账号的后台,正在变得更智能,可定制,拿掉381项更新这个数字,就产品本身来说,微信此次升级,正在慢慢从通讯工具向服务转型。
昨天微信升级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公众平台导航栏改为了竖向,据官方的数据各类细节总共调整了381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开放高级接口,服务号微信认证后,可立即获得包括客服接口、网页授权等更多接口能力。微信官方整理如下:
从列出来的改进和更新可以来看,微信公众账号正在变得更智能,可定制,拿掉381项更新这个数字,就产品本身来说,微信此次升级,正在慢慢从通讯工具向服务转型。
语音识别的意义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语音识别可以将用户发送的语音识别转换为文本内容。微信最开始主打的功能是语音信息,这个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也为公众平台向服务转型留下了隐患。
在一对一的通讯上,语音是方便且有效的,对话双方都有时间去听彼此的语音内容,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一旦这项服务上升到一对多,弊端就暴露出来了,类似于招商银行这样动辄上百万订阅用户的公众号来说,即使每天只有1%的用户给你发了语音消息,你所接收到的语音消息就已过万,且语音消息的显示是不直观的,你不能通过浏览就明白用户说了什么,还需要去听,这个微信当初教育起来的用户习惯在服务上对公众号的运营方带来的巨大的问题,就拿极客公园来说,虽然订阅用户没有那么庞大,但每天后台收到的语音消息也让负责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编辑压力山大,不能完全不听但又不能每条都不错过,因为很多用户对公众号的使用方式是千奇百怪的,甚至有些用户把公众号当作语音记事本(虽然微信官方就有这项服务),常常发来一些一听就知道是随手记的东西,对于订阅号来说跟用户的交流互动还不需要那么大,毕竟订阅号更多的是内容输出,但对于服务号来说这就是个巨大的问题,服务号更多的内容在于互动,如果每天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去听语音消息,这对商家来说无疑是种折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微信的语音识别,是为自己当初作为通讯工具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在向服务平台转型时的功能完善,这样的结构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语音的意义本身。
更精准的用户信息
最新的公众平台可以获取用户地理位置,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包括头像、名称、性别、地区),还包括关注者列表等等。
之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展示的属性非常简单,就是简单的微信号和头像,除了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简单的管理之外并没有更多的维度对用户进行细分管理,但作为服务号来说,对用户的属性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服务,用户在订阅号的体系里可能只需要用一个词“读者”就能概括,但在服务号的体系里用户更应该是不同属性喜好的单一个体,只有这样的服务号对用户的价值才是一对一的,升级后的微信可以获得用户更多的信息之后微信后台就成了一个 CRM 管理后台,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从个人信息这点来说,弱化用户单一身份,对用户进行更多元化的分类和提供更多维度的属性,为商家的个性化服务打好了基础。
真正的平台即服务
微信此次对客服接口和网页授权做了更新,通过客服接口,公众号可以在用户发送过消息的 24 小时内,向用户回复消息。而通过 OAuth 2.0 网页授权接口,公众号可以请求用户授权,将微信账号接入别的服务,和很多开放平台的授权一样,微信账号正在变成一个账号系统。
对于商家来说,其更多个性化甚至专业化的服务还不能做到在微信上完全满足,微信只是一个入口,更多服务用户的信息还需要将这个入口打通各自服务体系的账号系统才能完成服务,比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服务(详见《招行为什么要从微信服务器拉专线?》),微信账号变成账号系统之后将用户信息和服务信息的账号体系之间的打通成本降低,服务号能将用户在平台的账号和微信这个账号体系关联,提供更加精准的个人服务。
就微信产品本身来说,过去无论是从1.0开始到2.0到现在的5.0,大家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在微信的用户端,无论是产品的升级还是功能的更新,微信在用户端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一场新的讨论和猜想,由于盘子大了,每一次变化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但这次微信在服务端的升级,将变革放在如何从服务端入手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上,从微信4.0平台化之后,微信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无论是平台还是服务,都隐藏的巨大的空间和想象。
已有1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