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5a68b713e62ba69db28f690c3c30f
[核心提示] 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快速迭代是很常见的开发模式,但对于摇滚等音乐来说有没有可能像互联网产品这样进行迭代呢?

“别他妈扯淡了,摇滚和迭代有什么关系?”

“这俩能扯在一起吗?怎么扯?”

“为什么是摇滚,为什么不是古典?”

看到标题,或许你会有以上类似的想法,但实际上,它们可以结合在一起。

去年,有设计师和音乐人背景的向怡宁在极客公园活动上首次抛出了“音乐也是产品”的概念,他说道,

一个产品也是一首歌,摇滚的开始动机是一段 RIFF,产品是一个 Idea。摇滚乐队队长之于产品所在公司 CEO,乐队创作灵魂之于产品经理,乐队主唱/吉他手之于视觉设计,贝斯手之于交互设计,鼓手之于前端/程序。

他从人员架构上把音乐比作互联网产品。然而,音乐与互联网产品的关系可以更多,“迭代”思维,是可以和音乐关联在一起的。

摇滚怎样迭代?

关于迭代,相信产品经理们都不会陌生,“快速上线,迅速迭代”是我们开发产品的基本方法之一。

 

步骤一:抓住迭代摇滚的关键点

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关键在于搜集产品数据、用户反馈数据,然后汇总、分析及确定再进行版本更新。同理,如果摇滚音乐也要迭代,关键也在于搜集反馈数据,形象地说,就是现场观众的反应。

但这个时候问题来了,音乐演出现场数据如何搜集?因为对于摇滚等音乐演出现场来说,要么就是在光线很差的小型 Live House(如愚公移山、MAO LiveHouse)或酒吧,要么就是在大型的音乐节等。无论在哪,乐队成员都很难去判断观众的反应,因为:

  • 通过演出后询问,感受可能已经变了
  • 通过拍摄观众听演出时的脸部表情,显然不可行,因为很可能一个人本身就长得很欢乐,即使忧伤的时候

极客公园最近接触到了一帮可以解决演出现场数据搜集难题的同学,外号摇滚地震局,他们用了一种合理的方式来收集数据,从而判断观众反应。

步骤二:用合理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7月初的 MIIC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当时极客公园的小伙伴 JooMe 通过会场观众头顶上安装的数十台路由器和WiFi定位传感器采集到观众联网的数据,然后进行挖掘分析后,将很难量化的会场演讲受欢迎与否实打实地量化了出来。

(点击查看原图)

摇滚地震局对音乐演出现场的数据采集与 JooMe 很类似,只是方式从头顶转移到了脚下。其采集设备也从路由器变成了一款可以感知摇滚现场的地毯:Pedimoni 开源地毯。

这个地毯来自于摇滚地震局创始人同时也是楚人怀玉乐队的主唱王博龙自身的需求,作为音乐人的他也遇到了开头提到的那个难题, “一上台后灯光一打,下面一片漆黑,看不到观众,耳边的声音和台下的声音也不一样,现场演出效果无从判断”。于是出身北航精密仪器系出身的王博龙决定自己做一个东西出来帮助他确定演出现场的效果然后根据它进行乐队编排调整以及后续的不足分析等。

在王博龙看来,一场摇滚演出中,欢呼可以撩拨,掌声可以讨要,但观众真实的反应却无法隐藏。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对音乐最本能的认识始于足下,因此可以说观众的“下半身”是检测现场演出很重要的标准。于是最初,王博龙和他的团队做出来一个叫做燥眠温度计的地板,它利用压电陶瓷来感知地板形变,收集、汇总并分析摇滚现场的信号,但因为地板部署起来不太方便所有后续演进为无论是安装还是拆除更加简洁方便的地毯。

地毯在 Mao LiveHouse 的部署

无论是地板还是地毯原理都一样,即采集演出现场观众踩踏地面的力度和频度等原始数据。

地毯数据采集演示 

步骤三:分析数据,迭代摇滚

综合观众踩踏力度、频度再考虑温度及其他因素,通过算法把台下观众的反应,即现场的演出效果用理性的数据量化出来,可以得出很多有参考价值的音乐改进方案。 

如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到某些地方编曲玩了一个同步,群众有没有不明真相的一起蹦一下或者这个地方的 Solo 很炫,它对 POGO 的增益效果有多大等等。这样哪首歌甚至哪一部分最受欢迎,一目了然。后续乐队可以根据最后的数据报表,来分析具体哪首曲目哪部分需要改进,进而形成新的摇滚旋律。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段文字过于专业,看看下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

这样随着不断的演出,摇滚乐也像产品一样在不断地持续进行迭代,我们很容易地得到下面这张摇滚迭代图:

 

还能怎么玩?

上面介绍的是将数据在单支乐队内的分析,那如果将一场演出不同乐队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会产品什么样的结果呢?是的,谁更受欢迎。这对一些演出厂牌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从数据可以基本看出哪支乐队最好,以作为日后投资的重要参考。

四支乐队的平均震幅(POGO值)横向对比、宋冬野与雨粥数据对比

毕竟依据科学的真实数据理性判断要比感性的直觉判断更加靠谱,而且后者还不能保证每场演出每首歌都能完全听完,前者则可以通过直观的信息图一目了然。

互联网思维入侵

迭代摇滚乐虽然并不一定能对产业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我们能从中看到,这是一次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的入侵。这不是互联网思维第一次入侵传统行业,Tesla 是最经典的例子。

之前我曾经看过很多所谓的智能汽车、智能电视,他们只是简单地将 Android 系统塞进汽车、电视里,就把自己称作“智能”。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深入了解互联网精神,没有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融入到自身行业里。

有时或许我们的思维做一些变化,把本质的思想剥离,将其融入到其它领域,或许,就是一种创新。

摇滚地震局摇滚硬件开源地毯创客

已有3条回复我要回复

Medium a748169844417025337433fae97411d0
hsy505·2013-08-15
我们以为听到的是一首歌,却不知这不过是 intro
Medium 40ec8a59f4bcc18e1eef3891e54ac37a
markgloom·2013-08-15
音乐也可以数据分析,依据用户反馈改进迭代,不过这样为迎合大众而作的音乐还能称为艺术吗?
Medium 0495f65e0666b247cfbf21b488ad05a8
O_Ops·2013-08-20
如此的话岂不是可以靶向性的制作音乐?就提升live show表现效果、观众的反应和乐队的运作而言这种迭代的开发方式亚吧里太棒了,是否可能由此产生一种工厂式的音乐创作模式?由此而产生的,可针对性的“开发”音乐产品真的呆久不?
Default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