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电子书在抛弃对传统阅读”形似“的同时,应该渐渐培养和固化新的适宜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翻页“作为混淆概念,会干扰新习惯的形成,不应在设计中被鼓励。
亚马逊终于在国内开始发售其 Kindle Paperwhite 电子书阅读器了,现在各种电子阅读设备和智能手机使得电子书很普及。虽然也称作书籍,但电子书和纸书的差别很大,不单是因为内容的数字化和便携化,最大的不同在于阅读习惯的改变!而这一点,似乎各种设备或平台的电子书,都采取各种手段尽力回避,表现为对电子书的翻页及其效果。
这篇对电子书设计的思考,源于最近的一次使用体验和讨论。习惯了 Kindle 物理键翻屏的阅读,对 Kindle Touch 的翻屏操作极不习惯(触点诱发),甚至错愕!不喜欢电子书,除了不能自由写写画画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电子书不能给与传统书籍那样的翻阅体验,试想一手持书,书页在另一手拇指下迅速翻过的感受,这是电子书所缺乏的!虽然这种快速浏览不是阅读的主要方式,它更适合了解书的大致内容或查阅,但对电子书而言,这一点差异不单单是操控感的缺失!
电子书与纸质书对比
今天书籍形式的定型,跟内容载体衍变和印刷方式等相关,也逐渐影响并固化了今天的阅读习惯。就其形式分析来看,有这么几点特性:
- 有尺寸和厚度等物理特性,提供了内容多少和阅读进度的基本视觉线索;
- 阅读时,装订侧提供了基本的固定支点,另一侧用来翻页以切换阅读焦点;
- 双面印刷,可以看做是按顺序横向排列的双面都有内容的卡片集。
通过以上特性来逐一对比电子书:
- 缺少厚度物理特性,虽然有阅读进度信息,但不同书籍在进度条上无法就内容多少对比。虽然有些有屏(页)数,但作为抽象概念,需要付诸额外认知努力来想象对比;
- 理论上没有固定的装订侧,但从电子屏幕显示继承过来纵向顺序排列习惯;
- 单面显示,理论上是纵向无限延伸,但受限于屏幕,可以理解为纵向排列的单面卡片集。
以下就最大差异的第三点,从设计隐喻角度来分析说明电子书的设计,并说明为何翻页对电子书是糟糕的概念。
为什么电子书翻页很糟糕
隐喻(比喻, metaphor)最早是一个语言学概念,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不单单是为了文学表达,更是为了促进理解,特别是对于陌生或抽象概念!我们理解的最自然的方式就是通过隐喻,用熟悉的事物对比帮助了解不熟悉、复杂的概念。我们对世界的知识体系也是通过隐喻来构建和不断拓展的。隐喻与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活动有关(Saffer, 2005)。
在语言学上,隐喻一般是为了帮助理解。而在设计中,隐喻的作用被拓展,在促进对抽象概念(如电脑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比喻为桌面)理解的同时,也期望通过隐喻来帮助操作迁移。我们的知识体系包含两个部分(Norman, 2002):存在于大脑外部,通过知觉过程来识别;存在于大脑里的对世界表征的抽象知识,一般与记忆活动有关。 同样对于隐喻,存在两类或不同水平上的类比:
- 具体层面,即形式模拟,追求设计的“形似”,在设计中以拟物化设计为典型;
- 抽象层面,即功能隐喻,追求操作的“神似”,旨在帮助人们迁移操作方式。
隐喻的使用恰当与否,不仅会影响到用户对设计的知觉,更会影响到操作方式。大家对拟物化设计诟病的一个地方,就在于过分追求形式相似而干扰了用户与产品的交互。就电子书而言,“翻页”是对模拟世界阅读的形式模拟,追求”形似“!忽略了不同介质书籍在显示、功能和操作上的差异。如下图的卡片隐喻所示,传统书籍是横向维度双面卡片的呈现;电子书是纵向维度单面卡片的显示。左右翻页是双面卡片概念,电子书最自然的方式是上下翻屏。页和屏一字之差,但两个概念对应不同的操作方式和阅读习惯。
电子书,目前大多(且终将会)采用触点的交互方式,通过卡片隐喻,设置合理翻屏操作可以一定程度上找回缺失的对书籍的操控感(如手指单点为翻屏,手指连续长滑为快速翻屏操作,类似翻书)。 电子书在抛弃对传统阅读”形似“的同时,应该渐渐培养和固化新的适宜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翻页“作为混淆概念,会干扰新习惯的形成,不应在设计中被鼓励。
参考资料
Norman, D. (200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Originally published: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 Books.
Saffer, D. (2005). The role of metaphor in interaction desig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已有3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