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当代讨论Social、Social Commerce这样的概念还有意义吗?Social到底能够释放出怎么样的商业价值呢?玩好Social就能黏住用户吗?
我基本上拒绝所有讨论 SNS 和 Social 的会。我对一个已经结束的行业没有什么兴趣。
在极客公园第 42 期活动「谈新:和新浪微博谈谈心」上,美团网产品市场 VP 王慧文一上台就宣告了自己对 Social 的态度。在社会化营销、社会化分析大行其道的当今,如此观点颇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作为传奇式的中国本土 SNS 校内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王慧文为什么自己会认为社交已死呢?
已经钝化的社交领域
王慧文认为,社交领域里面正确的行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以后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其实效果已经钝化,甚至会变得更糟。在他看来,Social 在 2008 年的时候效果就钝化了。类似 Twitter 和 Facebook 的形态已经有所成效,尝试新的社交网络形态并不靠谱。虽然覆盖现有体系不可行,但是创业者可以使用它。
衡量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看它达到 100 万用户花多长时间。从 1999 年至今,这个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正是因为整个互联网和 Social 的发展导致传播的阻力越来越小,创业者的问题不是传播的渠道,而在于是否有足够好的产品和内容用来传播。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建设,重复去做基础建设的意义并不大。但是将社交网络作为工具的话,像营销、推广这样的商业行为就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和快捷。
所以我的看法是:只要你选择在这个时代创业,只要你选择了在这个时代做产品,其实你就已经选择 Social 了。
Social Commerce 是野心家的需求
在王慧文看来,从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的时候,首先会是业界、学术界或科技界的先锋人士发现其价值。但是从这个概念到它所对应的一个需求之间,其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Social Commerce 根本就不是一个需求,非要说的话,它是野心家的需求。它是一个很反动的概念。
说到 Social Commerce 的时候,王慧文显得有些激动。他很反感有些人所说的“ Social Commerce 是一个有黏性的商业”的说法。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才会有这样的需求,真正尊重用户的人不会想这个事情。黏性不是用户需求,要先解决用户的需求才会产生黏性。王慧文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企业或哪一种产品能将 Social 及其对应的需求之间的鸿沟填上。
作为工具和平台的 Social
再造一个新浪微博、QQ 空间或人人网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算能做出来也不会获取太大的效果。SNS 对于创业者、产品人而言是获取数据、传播内容、赢得用户的平台和工具。所有需求的挖掘都要围绕用户进行,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当 Social 的概念被反复热炒的时候,的确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离用户还有多远。
已有6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