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网易云音乐为数字音乐的突破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但这样的期盼能否获得用户的认可还是未知数,而眼前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上一篇关于介绍网易云音乐的文章在评论区和微博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吐槽。笔者自己也在使用网易云音乐多日后有了新的感受。作为一款以音乐为媒进行社交的应用,网易云音乐对“人”的形象进行了相对比较到位的包装。然而,就像一个长久被争论的问题那样,社交网络中可以伴随阅读行为,但是在纯粹的阅读中引入社交是否有足够的价值呢?这样的疑问同样可以放到网易云音乐身上。
首先来看“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应用命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跟网易旗下其他“云”字系的应用(网易云阅读、网易云相册有道云笔记)显示是一家人,这样的名称并不能显示出这是款具有很强社交属性的产品,倒像是纯粹的音乐应用。而向同样是网易出品的婚恋交友产品“花田”就能够让人联想到电影《花田喜事》、王力宏的歌《花田错》,都能够产生与婚姻和爱情相关的印象。再加上“网易云音乐”五个字的拼音声母为‘w-y-y-y-y’,读快了发音都会不顺畅。
其次,按照中国目前的移动网络环境和资费状况,恐怕很少有人会在户外闲逛时看到朋友分享的歌单而去一首首试听一下。这就大大限制了网易云音乐的使用频率,削弱了其社交功能,然而户外环境往往又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景。在有 wifi 的地方用户可能更多地会去刷微博、发微信,而不是看好友最近听了什么歌、有哪些新碟上架了。
再次,网易云音乐所强调的“移动音乐社区”、“开放平台”之类的概念,对普通用户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也许就像很多网友回复的那样:“我只是想听歌而已,我对我的朋友最近听了什么歌丝毫没兴趣。”国内做移动音乐产品的在此之前大有人在,QQ、虾米、多米、酷狗、酷我等等,但是并没有哪一家像网易云音乐这样很是雄心壮志地要“围绕音乐的发现与分享,以用户的社交互动为特征,可以定制自己的音乐世界,建立属于个人的圈子”。这些老牌的音乐应用不可能没有想过走社交化路线,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突出这一点?很大的原因就是当前的用户还仅仅只是把它们当做免费的歌曲下载和收听工具。当然,用户这样的使用喜欢并不能简单归于“音乐审美”水平低,国内相对落后的版权保护也在间接地将用户维持在低端阶段。须知 iTunes 的付费数字音乐模式是建立在发达国家极为完善的音乐版权保护基础之上。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开头抛出的问题。人们在阅读文章或是聆听音乐的时候,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社交行为的介入,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阅读和听歌的过程产生干扰,使用户的焦点发生偏移和分散。正如极客公园此前文章对社交与阅读关系的探讨,在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里,人们有限的精力只能够关注到某一件事上面,听歌的人也许真的只是想安静地听歌而已。网易云音乐主打的社交牌到底能不能形成一个有活力、黏性高的音乐社区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可喜的是,相关数据显示,使用智能手机听歌的人群比例在不断上升,这就为移动音乐社区的运营提供了用户基础;另一方面,新歌及个性化推荐仍是用户在听歌时的硬性需求。这也是音乐社交运作得以实施的突破口。网易云音乐作为移动音乐社区的强大先驱,其下一步的发展情况非常值得期待。
已有6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