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开源的网络产品,到私人电影拍摄,从小小的数码配件,到庞大的建筑项目,Kickstarter汇聚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想法,让人眼界大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意并非只是空想,只要能够通过Kickstarter筹集到预计的资金,项目发起者就会履行承诺,将项目付诸于世。
Scott Wilson是芝加哥Minimal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在看到苹果发布的新款iPod Nano后,他萌生了将其改造为手表的想法。在他将这一创意提交到Kickstarter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筹集到近百万美元的资金,远远超过了最初1.5万元的目标,这一产品已经顺利上市,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伊恩·王是一名职业体育摄影记者,在工作中常常受到相机背带挡住镜头的困扰,他和同事们构思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将背带固定在相机底部的一个点,使得背带远离镜头,减少了拍摄过程中的干扰。他们将这一产品命名为C-Loop,并开始考虑是否能够将其推向市场。在将这一产品创意发布到Kickstarter后,在限定的42天的筹款期内,筹集到了6万多美元。产品上市后被抢购一空,他们在继续C-Loop销售的同时,又开始在Kickstarter上筹划起下一个项目。
从开源的网络产品,到私人电影拍摄,从小小的数码配件,到庞大的建筑项目,Kickstarter汇聚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想法,让人眼界大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意并非只是空想,只要能够通过Kickstarter筹集到预计的资金,项目发起者就会履行承诺,将项目付诸于世。
一、 Kickstarter是什么
成立于2009年的Kickstarter是一个供用户提交创意,筹集资金的平台,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各种新奇的创意。
用户将自己的项目创意、筹资金额、筹资时间等资料发布到Kickstarter上,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集资。如果在期限内筹集到所有资金,筹款者就会利用这笔资金开始自己的项目; 如果筹款失败,资助方无需付费,不会有任何损失。
随着平台上成功的产品越来越多,Kickstarter的这一模式也开始获得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去年底入选了2010年《时代周刊》“50个最佳发明”,美国商业模式杂志机构Board of Innovation评选2010年10大网络创新商业模式,Mashable推荐的2012年10大值得关注网站等。
二、 成功项目
在其荣誉榜中,Kickstarter列出了自网站创立以来在该平台上涌现的最成功的项目。
1、TikTok + LunaTik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iPod Nano手表腕带,它将人们手中的iPod转换成一款酷劲十足的多点触控手表。这一项目融资金额达到近百万元,是Kickstarter上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项目。
2、Save Blue Like Jazz!
这是一部基于作家Donald Miller的纽约时报畅销回忆录改编的电影,由Steve Taylor执导,Marshall Allman主演。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本因为资金不足面临取消,通过在Kickstarter上获得的34万5992美元筹款,电影得以顺利完成。
3、Minecraft: The Story of Mojang
这是一部关于流行游戏Minecraft的开发工作室Mojang第一年发展历程的纪录片。筹集到了21万美元资助款。
4、Diaspora
在Facebook隐私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时,很多开发者开始考虑搭建一个开源的社交网络Diaspora。他们通过Kickstarter筹集到了20万美元资金,最后项目顺利完成,虽然并没有对Facebook造成什么挑战,但项目本身无疑是成功的。有意思的是,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也通过Kickstarter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资助。
5、Pad Pivot
这是一款精致的平板电脑支架,可适合于iPad / Galaxy Tab / Kindle等多款平板设备,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并可调整角度,其精巧的设计使其 可以在折叠后放入口袋,手包中便于携带。筹款金额: 19万352美元。
6、Neil Gaiman’s The Price
这是一部改编自Neil Gaiman小说The Price的CG动画电影,由一位小说爱好者发起并制作,CG电影还获得了原著作者的支持,其在电影中负责故事的讲述工作。筹款金额: 16万1774美元
7、Glif
这是一个用于iPhone 4的支架,利用他用户可以将iPhone固定到普通的三脚架上辅助拍照,或者将iPhone支撑到某个特定角度,实现方便的Facetime,视频观看等功能。筹款金额达到了近14万美元,超过了初始预计的十倍以上。
三、 成功原因
为什么人们会愿意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创意想法呢?
-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Kickstarter上发布项目的大多都是一些属于个人兴趣的中小型项目,这一类的创意想法往往无法得到专业投资者的青睐,而Kickstarter提供了一个可以向大众展示自己创意和筹集资金的通道,申请人只需要将自己的创意发布到网站上,而不需要经过经纪人、基金会、慈善家等人的吹毛求疵。Kickstarter赋予申请人极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可以获得赞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在展示创意 / 募集资金以及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发起人往往还能够得到潜在用户和爱好者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尚未成型的产品来说是一条极佳的改良和集思广益的途径。
-
对于商业化产品来说,Kickstarter这一模式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能够提前与自己的用户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同时对未来潜在用户进行预估,对产品的前景进行判断。
为什么人们会愿意资助这个平台上的各种项目呢?
-
一方面, 资助者得以有机会直接帮助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不是由厂商告诉他们应该要什么,“Kickstarter改变了守门员的身份,”《Life Inc。》的作者道格拉斯·拉什科夫说,“它将创意设计直接和自由市场连接起来。”
-
根据资助的金额的不同,资助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回报,从致谢明信片,最终产品,到产品周边,来自设计者的纪念品等等,对资助者来说,这些东西往往也是他感兴趣和乐于获得的东西。
-
另一方面,资助者也许也有自己想要实现的某些想法和创意,通过对他人的项目进行资助也可以对自己未来的募集资金积累经验。
-
此外,对于很多有意思的但由于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的创意,我们总会有希望能够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别人实现的想法。
当然,与Kickstarter同样模式的网站也还有不少,而Kickstarter作为其中最成功的典型是与其设计理念分不开的:
-
上线前的提前筛选:
由于网站会从成功的项目中收取5%的提成,所以网站是希望提交的项目获得成功的。发布到网站上的项目都事先经过了Kickstarter员工的审核和筛选,网站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项目做出各方面的评估和建议,力图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这使得Kickstarter上的项目质量有了保证。
-
成熟的筹资方案:
项目提交者需要准备一整套的项目方案,包括介绍视频,创意阐述,设计原型等,这一整套方案的准备一方面使筹资者可以对自己的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其更容易为人们所了解和接受。
-
优秀的用户界面:
Kickstarter优秀的用户界面为筹资者快速搭建一个漂亮简介的页面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用于真正的项目宣传和执行过程。
-
独特的All or Nothing机制:
申请者需要事先设定好一个预定筹资额及筹资时间,在筹资时间结束前成功筹集资金的项目可以将资金提取出来实施项目,而如果筹资失败,资助者的资金全额返还。对于申请者来说,当自己的项目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资助后,面对自己想法可能实现的前景,申请者往往会加大宣传的力度,试图让自己的项目能成功筹集资金,而资助者同样也更乐于资助那些有可能实现的项目,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此外,Kickstarter上涌现的不少明星级项目( 如Diaspora,iPod手表 )对其为广大用户所熟知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在另外一些方面,Kickstarter也面临着不少两难的局面:
-
5%的提成对于某些项目来说可能是一笔无法承担的数额,这点对于那些低利润或无利润的公益项目来说尤为明显。不过如果联想到Kickstarter为申请者提供的完善模版、现成的广大用户群及宣传机会,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划算的支出,如果你不满足,想想苹果吧,它可是从App Store中收取30%的提成费。
-
Kickstarter创立之初的理念是为那些新酷想法提供一个可能实现的平台,但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发现网站上更多的项目其实是实际的产品方案。新酷创意依然存在,只是在现有的网站体系下可见度降低了不少,这不能说是一个遗憾。如果网站能够采取措施,提高那些更加疯狂创意的可见度,这对平台上项目的多样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Kickstarter上最新发起的一个建造与曼哈顿同样大小岛屿的项目。
四、 国内前景
秉承着国外优秀服务必然会有国内模仿者火速跟进的传统,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国内Copycat应该已经有不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一个名为希望树的公益网站,和一个专注与技术人员的GuruDigger社区外,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类似的服务。这是说明这一模式还不够成功、还是这一模式在国内面临着更多的局限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后者。
-
在申请者得到资助款以后,国内缺乏能够监督申请人按照计划实施项目的机制,可以想见的是不少人会冲着骗钱的目的进行申请,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
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重缺乏,而国内大公司也普遍习惯复制小创业者的优秀想法,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人愿意或敢于轻易的将自己的创意公开的发布出来。
-
更重要的是国内对私募资金存在严重的限制,稍有不慎就容易被视为违法行为。因此我们看到,现在仅有的几个类似网站,不是主要进行公益项目,就是限制在极其封闭的小社区内部,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比起来,国内一些分析者提出的关于国内存在的想集资的人多,但捐助的人少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伪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单一的资助者本身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每个人的资助不多,但集合大家的力量,拥有大量的资助人的话也同样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国内这一模式尚处于萌芽阶段,未来能否克服各种局限还有待观察。在此之前,你不妨到Kickstarter上去随便逛逛,说不定你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创意想法。
已有0条回复我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