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豆瓣发布了一个叫「豆瓣」的应用,终于。你不应该将它归到之前豆瓣陆陆续续发布的 11 个应用中,因为它完全不同。
这个应用的开发只用了 1 个月时间,但据阿北自己透露,背后的求索则长达 3 年。这个应用为豆瓣在过去 3 年的纠结和徘徊划下句号,以此为起点,在过去三年被批评“速度过慢”的豆瓣开始奋起直追。
用阿北自己的话说,「豆瓣」App 不只是豆瓣在手机上的延续,它是一个新的开始。
现在,我们就第一时间看看它的背后究竟有哪些产品逻辑上的变化。
产品有用还不够,要成为习惯
11 个 App,这是之前豆瓣在移动端干的事。
这么做的逻辑是,从数据上看,用户访问豆瓣的目的是不同的,比如看小组的只看小组,查电影的只查电影,所以把它们针对人群拆分开来,一拆就拆了 14 个。按照阿北自己的说法,这么做的好处还包括,「这样每个 App 用法明确,用途和体验都有空间可以持续改善,而用户可以各取所需。」
效果差强人意。豆瓣小组和豆瓣 FM 是豆瓣在移动端上用户数最多的两个应用,有些应用只有可怜的几万用户数,打开情况也不容乐观。
这点阿北自己也承认:手机上每个人面临成千上万 App 选择的时候,有用但打开次数不多的 App 成了所有人的装或不装的纠结。
有用但打开次数低,这背后其实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基本事实——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成千上万的应用,其实最终都在抢夺用户时间。跟微信这种手机里的超级 App 或 2048 这种让人上瘾的小游戏比起来,豆瓣想靠一个单独的工具来抢夺用户太难了,简直不可能。
人是习惯的动物,要抢时间首先要让人们形成习惯。大众点评就是很好的例子——吃饭打开手机找点评。某种程度上,豆瓣其实就是精神消费里的大众点评。不同之处在于,豆瓣所满足的需求,书影音活动中的任何一项都不像吃饭一样每天定时出现 3 次,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就很难形成用户对点评的那种习惯。
所以现在豆瓣选择了从分散到整合。
合之后的豆瓣所满足的需求很明确——中文世界里最完整的手边书影音资料库(阿北语)。这样但凡遇到要查书影音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打开豆瓣,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
还有一点不要忘了,这些内容只有豆瓣有。
不只是工具,还得让人产生感情
豆瓣的特殊之处在于,放眼全世界的互联网,真的没有一个跟它相像的产品。
比如「中文世界里最完整的手边书影音资料库」这个能力,英文世界里有 IMDB、Goodreads,但它们没有一个像豆瓣这样有完善而强劲的社交关系网络。
这么比较下来,豆瓣最有价值的两样东西很清晰,一个是几千万用户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点评和评论;另外则是在这几千万用户之间围绕着兴趣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
这些恰好也都呈现在「豆瓣」App 的这个版本中,而这种取舍绝非偶然。
在社交这个层面上,用户在「豆瓣」App 里可以围绕某个条目进行评分和讨论,豆瓣在 PC 端也有这个功能,但太静态了,它其实天然更适合手机。每个条目就是话题,用手机随时随地能参与讨论,说不定还能交到朋友。
如果真的遇到聊得特别好的、很感兴趣的,就可以点那个人的头像,先看看 TA 豆瓣主页,发现也不错,那就可以直接发消息了。社交功能相对比 PC 端顿时大幅变得更直接、更高效起来。
社交属性的加入至少有两个好处,一个讨论、一条消息就足以让人念念不忘,时不时打开看看有没有回复。另外,社交改变了工具冷冰冰的特性,让整个产品更有温度。
不过目前的「豆瓣」App 里,讨论的效果比较差,里面的内容大致是「哇有讨论耶」,接着就是「约!」,之后就是毫无意义的灌水,阿北也表示下一个版本会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在社交方面豆瓣是最不让人担心的了,豆瓣一直在基于兴趣的社交这个维度把握得精妙。只举一个例子,2010 时豆瓣曾将需要确认的朋友关系改为双向关注,就避免了变成如微博这种将社交作为炫耀手段的行为,保证社交的质量。
更懂你,才能帮你发现好东西
阿北说,「豆瓣」App,我们还希望它是有更宽更远未来的东西。
这个怎么理解?
回到豆瓣的初衷——「我开始写豆瓣第一行代码的时候,是想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总结起来两个字——发现。从书、影、音到活动再到去年推出的豆瓣东西,豆瓣其实一直走在丰富「发现」的这条路上。
说到发现则一定会涉及到推荐,豆瓣其实也在这方面做过多次尝试,比如之前首页改版时加入了「豆瓣猜」,信息流中也插入了机器推荐的内容,「豆瓣」App 则有可能让「发现」更强大,因为手机天然能比 PC 更懂你。
就拿无觅网和今日头条的不同结果来说,其实两家的起点都是希望做互联网上的内容推荐引擎,只是无觅网做得更早,从 PC 互联网做起,今日头条则是一家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无觅网已经关闭,整个团队转去做匿名社交应用,今日头条则不久前刚刚融了 1 亿美元,成立 2 年估值已经 5 亿美元。
无觅网创始人林承仁在跟我聊到这两个产品的不同结局时就提到 PC 和手机间的差异,他说,「手机离人更近,更收集到更多维度的数据」。
豆瓣在这个叫「豆瓣」的 App 上要做的也是这样的事情——在手机上重构围绕个人兴趣的发现和讨论,这个重构将比 PC 端上更立体、更瞬时、更无时无刻,更强大。
试想一下,如果「豆瓣」App 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喜欢去哪里玩,跟谁一起玩,最近在看什么听什么读什么,它在精神生活的层面构建出了一个你。相对于微信背后基于工作、年龄、职业这种信息构建出来的一个人的 ID,豆瓣所构建的 ID 在某种程度上更深入。
阿北其实已经在那篇日志里有所透露,他写道,「下一个大的版本里,除了评分评论和讨论会更加可用,发现新东西的用法会加进来。」
终于不再那么处女座了
「这个 App 的设计和开发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它还比较简陋,有些地方是残缺的,离我们自己的满意标准还很远。但我们希望你能第一时间就能开始用。今天开始我们会用至少两周一次的速度不断更新和完善。」
看到阿北在豆瓣日志的最后这样写,我惊呆了,这有点不太像通常的那个阿北,那个处女座的、完美主义的产品经理。
这是一个要狠狠点赞的变化,它在说,在徘徊了 3 年多时间以后,豆瓣开始快起来了。阿北说的很中肯,「这个 App 发布的同时,豆瓣团队在多方向探索几年之后,也重新回到集中、专注、快速的工作方式中。」
8月8日是一个和过去告别的日子,多年以后,如果回忆起这一天,至少对于豆瓣一定使历史性一刻,因为它宣告着这家公司面临移动互联网这个新世界终于做出了从组织架构到产品逻辑的各方面的转变。
这个虽然只用了 1 个多月时间开发出来的产品,背后其实是豆瓣历时 3 年对自我的突破,以及阿北个人的漫长纠结。
这让我想起一周前的 7 月 31 日,那天阿北在豆瓣发了一条状态,「当心愿望成真」。个中滋味实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