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民终于也可以在即时通讯应用里打车了!今天 Facebook 宣布,他们旗下重要的即时通讯 App——Facebook Messenger 增加了一个新功能,美国用户现在可以直接在 Messenger 中使用 Uber 叫车。
在 Messenger 中叫车
在 Messenger 中,你有两种方式使用 Uber。
- 当你在和朋友的对话时想要打车去某个地点,可以点击对话框旁边的「更多」选项,然后选择「交通」就可以唤出 Uber;而当你在 Messenger 中设置好 Uber 后,对话区域下方的输入框中就会出现「小汽车」的图标,直接点击它就可以更快唤出 Uber 来进行相关操作;此外,当你在对话中输入了一个地点,点击该地点,下面就会出现「打车」或是「唤出地图」的选项,非常便捷。
- 你也可以直接同 Uber 在 Messenger 中展开对话,Uber 是 Messenger 添加的第一个合作伙伴,你能够直接在其中找到它,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告诉它你要去的地点,Uber 就会自动为你服务了。
而且,在 Messenger 中使用 Uber 的首单(不超过 20 美元)将会免费(此前 Uber 刚在中国接入百度地图时 50 元人民币以内的首单也可以免费)。
向微信学习!
看到这个更新,中国用户想必都会心一笑。微信早在去年 1 月份的时候就接入了滴滴打车的功能,用户在微信中就可以轻松叫到专车。
确实,即使在美国媒体眼中,Facebook 的举措也是在向微信学习。《纽约时报》就将微信形容成是一把「瑞士军刀」,因为除了打车之外,微信还提供许多买电影票、网上购物等功能。这与 Facebook App 或 Facebook Messenger 只是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的特点完全不同。
然而,自去年以来,Facebook 觉得自己这种单一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了,或者说,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功能去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因此,他们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努力。
在今年 3 月的时候,Messenger 开始允许开发者们在其中添加一些小程序,虽然大多数还只是一些表情应用,但确实有一些公司在使用 Messenger 来提供它们的服务;此外,Messenger 还提供了转账功能,用户可以通过 Messenger 给自己的朋友「发红包」。
模式相似,但思路不同
对于这种即时通讯 App 来说,究竟是像微信一样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入口,还是像 Facebook 那样维持自己简洁清晰的产品功能,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选择。但现在,似乎微信模式更符合潮流。正如我们之前为大家介绍的有关 Facebook Messenger 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Facebook 自己似乎也有向微信转变的趋势。
但舆论也认为,这样的转变虽然会帮助产品成长,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已经习惯了 Facebook 模式的用户们不适应这样的新变化。但 Facebook 觉得他们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也不完全和这些亚洲的同类 App 们一样。
David Marcus,这位 Facebook 通信产品副总裁这样说:「这些模式的普遍特点是,他们都把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放进了通信 App 中。而我们所走的是另一条不同的道路。」他认为,Facebook 是想要在对话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其他额外的服务,而不是专门为你提供那些服务。
对我们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文本产生。我们考虑是否要将一项功能放进 Messenger 中的思路是:它是否会在对话的过程中产生意义。
而我们也能从这次 Uber 和 Messenger 的合作中验证这一点。我们对在微信中使用滴滴已经很熟悉,你在微信钱包中打开滴滴出行,这就像在一个入口中进入了滴滴自己的 App 一样;但 Messenger 中的 Uber 就不一样了,想要使用它,你必须是在对话模式下进行,即使是在里面直接使用 Uber,你也会像是在同 Uber 对话一样选择自己的服务;同时,Messenger 还提供了一项微信没有的功能,那就是当你在对话中输入了一个地点之后,该地点就会变成一个可点击的链接,直接点击该链接,你就能直接选择唤出 Uber 的服务,而且因为这个服务可以在一群朋友之间进行,所以,当你们聚会的时候,你就可以清楚地看见有谁已经打上车出发了,再也不会被欺骗说「已经上车了」而实际上还没出门呢!
要做的不只是通信
对于是否会在之后添加更多类似的功能,Facebook 似乎是有这样的意图。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会在 Messenger 上添加更多这样的服务。Facebook 的产品经理 Seth Rosenberg 就表示,「我们正在让用户们开始习惯『我能用 Messenger 做的不只是通信』这一观念」。
不管承认与否,微信确实为像 Facebook 这样的国外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次 Messenger 和 Uber 的合作肯定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变化,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期待。因为通过相互汲取,我们自己的产品也能得到继续提升的空间。
本文参考了 The NYTimes, Buzzfeed 等信息源,文章头图来自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