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可穿戴、交友网站、云平台……虚拟在这里变得真实。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搜寻外卖美食的绝妙方法。
无论是盱眙十三香,还是素食轻断食,每当我点开「一见」App 刷起餐饮 O2O,默默下单今晚宵夜或明日午餐之时,总觉得这个早期创业发现平台被我玩坏了。毕竟,从医疗健康到智能硬件,从游戏动漫到企业服务,「一见」上的项目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但感谢它的品味,我吃的还不赖。
这是一片邀请制的狩猎草原
并非所有人都用吃货的方式去打开「一见」。
当你获得邀请码加入并通过实名审核后,一个有趣的世界便打开了:各种没拿到融资、未被曝光的种子期项目,以一条视频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可穿戴、交友网站、云平台和我最爱的餐饮 O2O 等比比皆是。
投资人、创业者和媒体,这些被称作猎手(hunter)的是一见定位的目标人群。作为独具慧眼的投资人,这片处女地里也许有你下一个 cash cow;作为资深创业者或连续创业者,你可能就是后来者迷路时的灯塔;而作为媒体,玩法就多了去了,挖掘项目获得写稿灵感,当种子用户玩坏各种新项目,或者和我一样刷(丧)个(心)外(病)卖(狂)。
若把「一见」的故事比喻成动物世界的拍摄,那投资人是饥渴难耐的狼,创业者是鲜嫩爽口的肉,「一见」则是充满机遇的广袤草原,而我们这些围观的媒体人大概就是摄制组了。
只要肉在,肉多,肉好,就不愁狼来。
百闻不如「一见」的视频 BP
为什么要选择拍视频?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一个原汁原味的视频会突破平面僵硬的文字,两三分钟内,在创始人阐述和产品场景间不断切换的镜头,足以在脑海中呈现一个更立体清晰的故事。同时,视频解决了创始团队在诸多场景面临的问题:投资人 BP、产品发布、项目路演……无疑等同一张有深度有态度的名片。
而「一见」的拍摄、剪片……所有皆免费。用 CEO 范晓燕的话说,“我们自己就是创业者,不希望在经费上给早期团队带来压力”。短短 12 个月,「一见」拍了 650 个创业团队,实现了上亿次阅读,最高纪录是三个半小时内,搞定现场沟通、文案撰写和拍摄剪片。不过,由于团队承载能力有限,「一见」将在十月份发布新版本,开放权限让创业者自传视频,这也是未来线上视频的主要来源。
在自家平台上介绍「一见」的创始人们
用精致的方式表达人文主义
从最一开始,「一见」就想打造发现平台,并高举「人人发现」的旗帜。
这从产品的设计细节上可见一斑。一方面,依据 hunter 对项目的评价与点赞,系统从活跃和专业两个纬度将 hunter 排名,并邀请部分 hunter 加入评审委员会。另一方面,每天首页会更新 3 个项目,而想成为那三分之一,第一步要过「一见」的初审,随后会被推给 5 个专业对口的评审委员进行预审。只有获得他们所有人的赞同,项目才能登上首页,并按照 hunter 的点击与评论排序。
与此对应,「一见」的视频并非高大上的广告片,华丽貌美让人失去判断价值,而是着重还原「人」的创业初衷和对行业的思考。这很有个人天使的投资风格:他们投的 60% 是看人,星座、八卦、女性文化……标准不一各有所爱。至于是否位于某些赛道,那可能是 A 轮以后机构评估考虑的了。
而最初项目的启动,也依靠口碑推荐完成项目的寻找,范晓燕对这样的冷启动也记忆犹新:「刚开始并没有什么评价标准,我拍了 10 个自己最要好的创业小伙伴,而后他们便主动向别人推荐,前 100 条视频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回头去看,它们依然是平台上最优质的项目。」
也许当你亲眼目睹 CEO 头戴厨师帽洗手作羹汤,或是点开的瞬间 Por Una Cabeza 背景乐响起,这些初生的项目都在你心中增添了一份鲜活与驻留。
好吃好看的「一见」视频之「蔬打绿」
从线上到线下:紧密连接的社群属性
如果说什么是 UGC 社区最惧怕的,那么核心用户流失、社区被小白用户占领应该能排至前三。
为避免像某些 UGC 社区一样爆红后折戟,「一见」从邀请注册、实名认证和后台审核开始,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希望保持社群的纯粹性和项目投票的专业度。虽然每名注册成功的 hunter 会获得 5 个邀请码,但受邀注册的朋友也依然要过审才能活动。
当把线上视频交给创业者自己玩后,「一见」就乖乖把重心放在产品迭代、用户管理和项目筛选上,安安静静做个幕后吗?
但「一见」想的比这更多:全面升级已有的线下 V-Hunting 社群活动,每次将邀请 5 位创业者与机构合伙人,进行面对面的主题沟通会。过去举办的 48 场 V-Hunting 活动,大多与线下孵化器联手为创业者共享资源。2.0 时代,「一见」将与投资机构更紧密地合作,每周邀请线上王牌项目团队,走进机构更私密有效地沟通。
You+ 国际青年社区创始人刘洋在 V-Hunting
在这种紧密的社群互动下,创业者和「一见」快速成长着:早期平台上的创业者会转化成 hunter 的种子用户,他们的思路不断给予「一见」和后来者灵感。而得到平台资源的新项目,学会正确地处理早期面临的各种问题,也等同于为「一见」背书。
反观「一见」,团队本身也是个小圈子,34 名成员大多来自同学朋友的推荐,彼此熟识而认同。从最初车库咖啡的 3 人开始,历经早期 100 条视频的拍摄,成员不断磨合、名声也持续发酵。
已有0条回复我要回复